被捧上天的区块链技术,项目落地还需要解决这些难点
区块链 被捧上天的区块链技术,项目落地还需要解决这些难点 区块链 | 2018-04-08 16:54 被捧上天的区块链技术,项目落地还需要解决这些难点 刘超

区块链项目落地,还需要解决这四个难点

“区块链”作为一种全新的、依靠互联网和多终端节点打造的分布式共识底层技术,自2009年面世以来经历了许多风波,直至2017年后成为即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后的又一风口。“二十年之后,人们会像今天谈论互联网一样谈论比特币,100%的交易都会在区块链上完成。”类似的乐观预测像病毒一样在互联网圈、投资界中传播,造就出一场始料未及的狂欢。甚至有人评价:“区块链是世界第九大奇迹”。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像区块链那样,会给未来社会的变革带来如此浩瀚的可能性。

image.png

而在资本市场上,沉寂多年的胶卷制造商柯达,日前宣布发布柯达币,2018年以来股价上涨245.16%;中概股迅雷、第九城市、人人网、中网在线等也因为涉及区块链业务而大涨。

尽管区块链被认为前景广阔,但仍处漩涡深处:乐观者认为,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具有颠覆意义;而另一拨人则持谨慎态度,他们洞见虚拟币造富风波,对区块链短期发展则以泡沫、投机等态度观之。


区块链并非新概念

所谓“区块链”,是指一种分布式、点对点的数据库账本,简单意义上理解就是融合了P2P、加密算法等技术的多个连在一起的数据库,数据库之间两两直接相通,信息传输需加密。区块链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士在论坛中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

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比特币成为其发挥作用的第一个产物,此后几年,比特币逐渐进入大众视线,直到2017年,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概念井喷,为普通大众所熟知。

实际上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价值固然存在,但也显现出了一些劣势。


效率低

因为去中心话需要众多节点的支持,因此数据写入区块链,最少要等待十分钟,所有节点都同步数据,则需要更多的时间。目前,由于通讯、节点性能及共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比特币每秒钟的交易是4~5笔,以太坊大概只有十几笔,这样的交易效率是非常低的。

0000291K8-1.jpg

在解决区块链效率问题上,业界最主流的做法之一就是从主链入手,比如增加核心区块大小,即把核心区块从1M扩大到2M再到8M,目前流行的“比特币分叉”方案就是依照这种思路;或者改进共识机制算法方面,但这些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既然主链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从跨链协议上入手怎么样呢?如果不同的公有链都遵循统一的标准协议,这一问题是否就可以迎刃而解?但现实情况则是,很难建立一个每个社区都认同和遵守的协议,即便有了统一的协议,错综复杂的协议执行起来也会存在很多问题。

正如央行周小川行长在2016年初接受专访时说,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


能耗大

耗能问题似乎是区块链以及比特币的一大命门。不仅仅是比特币,其它名目繁多的币和区块链应用似乎也会遇到同样的难题。因为区块链创造了共识,在其中的共识机制中,有一种机制使用非常普遍--POW(工作量证明)。

所谓的工作量证明,就是需要证明你完成了某项工作,才能获得区块打包权并得到奖励。这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机制,必须给出某个结果,才能获得承认。比如我们要进入某个单位,需要提供学历证明,证明你完成了某类课程的学习、在某种学校完成过学业。

在比特币区块链中,只有你的矿机算出了某个结果,才能有获得比特币的资格。而且系统只奖励第一个算出这个结果的人,于是矿工们蜂拥而上,拼了命要成为第一个解开谜题的人。

所以,区块链的工作量证明是一种相对单一的竞争机制,就像田径赛跑,100个人冲上去,只有1个人能成功,其余99人都是失败者。而这99个人的努力,不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效益,在宣布结果的那一瞬间,全都变成了无用功。

英国一家电力信息网POWER-COMPARE提供的预测数据显示,按照目前比特币挖矿、交易耗电量的增长速度,至2020年比特币耗电量将会与目前全球用电量持平。


隐私保护

在区块链公有链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公开和透明的,这个区块链的优势特点,但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区块链应用方来说,这个特点又是致命的。因为很多时候,不仅仅用户本身希望他的帐户隐私和交易信息被保护,就商业机构来说,很多帐户和交易信息更是这些机构的重要资产和商业机密,不希望公开分享給同行。

image.png

 比特币对隐私保护的解决思路是,通过隔断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真实身份的关联,来达到匿名的效果。所以虽然能够看到每一笔转账记录的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地址,但无法对应到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某个人。但这样的保护是很弱的,通过观察和跟踪区块链的信息,通过地址ID、IP信息等还是可以追查到帐户和交易的关联性。


监管问题

区块链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点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在监管无法触达的情况下一些,市场的逐利等特性会导致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非法领域,为黑色产业提供了庇护所。但如果过度监管则与区块链的自治话特点相违背,如何平衡两者和把握好监管尺度成为关键。

image.png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应用还在初级阶段,虽然很多企业声称自己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但大多数情况区块链并不是解决这一领域痛点的最好方法,是“拿着锤子找钉子”的状态。


-END-

本文由刘超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