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全面开放零售CPU胜算几何?
生物医疗 苏宁全面开放零售CPU胜算几何? 生物医疗 | 2015-09-01 17:08 苏宁全面开放零售CPU胜算几何? 曾响铃

苏宁试图搭建起“线上苏宁云台”和“线下苏宁云店”平台,实现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的良性流动;通过开放的物流云、数据云和金融云,构建顾客服务场景化体验,那么有什么困难和机遇呢?

  8月28日晚间苏宁云商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6%,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5%,移动端订单数占线上整体比例接近56%。正向发展的业绩表明,苏宁历时六年的互联网零售转型开始进入收割期。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张近东又首次提出了“零售CPU”概念,并声称会将此能力向行业、社会输出。联系到之前苏宁与阿里的天价合作以及“一体两翼三云四端”的战略打法,苏宁下一站将剑指何处,全面开放零售CPU又有多少胜算?不妨随响铃这货来看看。

 D354AB9C-EDB9-4E13-9DE9-2BBC71078E9D.png 

深扒“零售CPU”来龙去脉


  

  随着大数据、云技术、社交工具、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工具在零售领域的应用,传统实体零售和传统电商开始相互融合共同进化,并逐渐演变出纵深化的零售O2O发展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零售没有纯粹的线下,也没有纯粹的线上。所有线上线下渠道的建设都是为了实现消费者更简单、更高效场景化的购物体验。

  

  从京东、淘宝、梦芭莎等电商大鳄纷纷搭建线下实体店,使线上销售、支付与线下实体售后服务融为一体,到近期阿里与苏宁战略互投,都是为了充分利用线上轻便的传播方式、海量的数据库资源以及线下与消费者零距离的销售终端等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

  

  当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使线上线下经营同步、促进人与商品、信息的深度连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成为零售O2O发展的趋势,苏宁CPU概念的提出就变成了一场顺势而为的变革和布局。

  

  在这次内部季度会议上,张近东抛出了“零售CPU”的概念,即商品供应链、物流和服务,并把苏宁互联网零售的CPU归纳为打造商品供应链的专业化经营的能力,广覆盖、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O2O极致服务的能力。同时宣称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将这些能力实现在线化交互、数据化运营,变成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便捷开放性的产品,最终向行业、社会输出。

  

  有意思的是开放的对象不是局限在阿里这样的平台商,还对供应商、平台商户、合作伙伴,甚至零售末端的社区便利店等中小微个体开放。这个基于零售全产业链的开放姿态,恐怕不止是苏宁单纯从线下向线上融合继续转型的信号,而是在谋另一个局:希望通过将自己数据、用户、行业专业能力的开放,实现零售门店科技化、体验化、场景化,并将自己置于零售的中心,成为全产业的枢纽和底层,占领零售O2O终极大平台的制高点,成就一个零售行业的谷歌(Android系统)。

  

苏宁首提“零售CPU”底气何在?


  

  既然这是一盘大局,那苏宁首提“零售CPU”的底气又在哪里?

  

  我们不妨看看零售CPU的三大构成:商品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和服务能力,这恰好是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点和竞争点。

  

  供应链能力是考察企业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的控制能力和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节点的分配掌控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品类增减、库存分销和市场战略。

  

  物流能力是考验企业在其购、存、销等业务环境中对商品和人员的管控能力。而服务能力则是回归到商业的本质,通过提供优质的商品、极致化体贴的服务实现商业价值交换。

  

  这三者相互促进又相互牵制,共同构成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方向。苏宁要想在这轮PK中独占鳌头,绝非是件容易的事,欣喜的是,苏宁似乎提前做足了准备来迎接这一场恶战:

  

  在供应链上,苏宁一方面积极扩展品类线,努力改变消费者苏宁家电、3C龙头的固有印象,开始向超市、母婴、百货服装等全品类扩充;另一方面继续强化供应链能力,希望在新品获取、单品营销、品牌推广、成本管控、库存周转等方面形成优势。这和京东、当当等玩法类似,比拼的是执行力和速度。

  

  在物流方面,苏宁已对美的、创维、华润太平洋等1000多家企业共享苏宁的物流资源,目前70%的苏宁易购平台商户也在使用苏宁的物流服务。另外苏宁已建成的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达到了452万平方米,实现55城全区域半日达,195城门店出货急速达。

  

  今年四季度,苏宁物流云平台还将正式上线,物流能力初具锋芒,而与阿里的合作,也让苏宁物流和菜鸟物流有了更多想象空间。这和京东全线扩充物流的打法恰好“撞车”,两者势必会在物流体系上“短兵相接”拔矛相对。

  

  在服务方面,苏宁推出了“云店”实现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业态布局,融合线上线下商品展示、体验、互动等。在信息技术方面,苏宁上线了苏宁云商城,开放了零售公有云。

  

  苏宁一边践行“一体两翼三云四端 ”的战略方针,一边顺零售O2O大势下一盘更大的棋:苏宁试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工具,搭建起“线上苏宁云台”和“线下苏宁云店”两个平台,实现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等的良性流动;通过开放的物流云、数据云和金融云,让商品经营模式和顾客服务方式适应市场需求,构建顾客服务场景化体验,最终实现POS端(实体门店)、PC端、移动端、电视端等全屏掌控,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创建出苏宁体验式O2O零售新模式。

  

  如若顺利,苏宁将不再只是零售终端、网上超市,而是连接移动互联网和消费者的O2O新平台。这样的棋盘考验着内功和外力的协调。就在对手们踌躇不前之时,苏宁就摆好了方阵,等待血拼号角的响起。

  

全面开放的机与危


  

  既然早已准备就绪,苏宁又将如何“完胜”这场战争。通过苏宁三季度会议流传出来的信息可以发现,苏宁零售O2O之局,把 “苏宁超市”作为了突破口。全品类经营的开始将以聚焦最熟悉的超市作为攻城先锋。这样看来,苏宁超市便是“零售CPU”的落地。

  

  苏宁将通过苏宁超市这一终端向平台合作伙伴开放共享,输出商品供应链、物流和服务等零售核心能力,拓展苏宁用户边界的同时,提升苏宁与用户之间连接的黏性和频次进而产生指数式商业效应。或许就是苏宁这样开放的互联网零售生态圈战略,让阿里看到了新的机会,并达成了战略联姻,结伴征战下一个风口:O2O。

  

  以零售CPU为核心的苏宁超市其实质是共享经济在零售O2O的探索,把零售的核心能力共享给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塑造出全新的双层产权结构:苏宁互联网零售核心能力的归属权即支配权在苏宁,而利用权即使用权在表层,生态链内所有伙伴共同享用,这恰好也是“去中心化”移动趋势的回归。而未来,开放是共生共赢的必要条件。

  

但全面开放的苏宁超市(或者说零售CPU)在未来还会面临着一些风险:


  

  1. 开放共享与机密隐私的权衡和博弈

  

  一旦苏宁互联网零售核心能力被共享给苏宁线下门店终端体系、物流体系、供应商体系等,就不可避免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竞争对手恶意抄袭、攻击的风险势必也会加大,如何摆脱习惯“山寨”的巨头同行的攻击将成为苏宁的最新课题。

  

  在这一点上,苏宁或许已经有了准备。特别是和阿里的战略互投,已经表现出苏宁足够的开放心态,苏宁也向外界展示了自信。张近东在8月10日发布会上的演讲可谓饱含深情,同时也暗含的另外一层意思:苏宁已经为全面开放做好了准备。

  

  2. 共享与极致体验的不确定性

  

  苏宁“善意”地将互联网零售能力共享给零售末端的中小微企业,是希望打造真正的“身边苏宁”,打造更加极致体验的零售业态。但那些社区便利店,社区服务网点,四五级市场的专业服务商等等是否能保证正品采购、仓储物流和金融支付等一条龙的服务尚且存疑。面对中国层次不齐的各级体系,各有特色的各类市场,如何保证苏宁零售能力完美地被各类伙伴吸收并应用,做到标准化的极致体验,开放的安卓系统体验远不及封闭的苹果OS系统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苏宁恐怕需要磨合再磨合,实践再实践,并非能一蹴而就。

  

  尽管如此,风险又有何惧呢?新生事物终究是顶着桎梏带着镣铐在前行。定局先谋局,苏宁已经开始行动,不管开放的共享经济是否会助力苏宁“零售CPU”站上新的风口,我们都应该带着鼓励和期待去欣赏这场变革,因为这是区别于传统零售和纯电商的苏宁在为全球零售行业探索新的出路。




本文由曾响铃授权一鸣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本文由曾响铃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