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现象大行其道 是否会造成什么危害?
大家好,我是小柴
相信大家应该都
听说过一个概念:流量小生
或者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讲
就是“小鲜肉”
这是一个在2014年前后兴起的概念
指的是那些:年轻帅气、性格温和
且出场自带诸多颜粉的新生代男性艺人
(左起:吴亦凡、鹿晗、李易峰、杨洋)
由于这些艺人身上具备的
强大粉丝号召力
以他们为核心
推出的所谓“小鲜肉”经济
在中国市场上获取了
持续数年之久的成功
到了2017年
流量明星+IP的公式
威力达到了顶峰
一部《楚乔传》全网播放量
竟然达到了夸张的420亿!
虽然这些“小鲜肉”们
成功用自己的颜值征服了无数粉丝
也让自己幕后的资本们捞得盆满钵满
但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艺人的热度维持往往较短
小鲜肉从14年兴起至今
在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
当红小生的名单就已经是
从最初带来小鲜肉这一概念的
杨洋、李易峰、鹿晗、吴亦凡
到后来的刘昊然、TFboys、吴磊、胡一天
再到变成如今的蔡徐坤、陈立农、朱正廷、黄明昊
可谓是城头变换大王旗
换了一茬又一茬了
除了保质期堪忧之外
长久以来“小鲜肉”们
还有着另外一个缺陷
让很多消费者对他们并不买账
那就是硬实力上的不足
(skr称自己演技好
令星爷绷不住笑场)
当然有人会提出
“小鲜肉”都属于偶像派
而非实力派
颜值高魅力足才是他们的主点技能
在唱功、演技等方面
不应该对他们过于苛求
不过回顾上个时代
同样是在娱乐圈里炙手可热
号称影视歌三栖的四大天王
他们给粉丝贡献出的经典之作
恐怕多到难以计数
而除了张学友以外
其余三人也是所谓的偶像派
但可有人拿实力抨击过他们?
(左起: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
甚至是公认为国内至今
最为成功的男子偶像组合:小虎队
他们的代表作《青苹果乐园》、《爱》
《逍遥游》、《红蜻蜓》等
也都是被大众传唱至今的经典金曲
(左起:苏有朋、吴奇隆、陈志朋)
更不用提被尊称为
“实力偶像派”的张国荣
从各个角度来说
都拥有着无可挑剔的实力
所谓的“小鲜肉”
由于硬实力上的硬伤
而被各方唱衰
在互联网上早就不是个新鲜事了
不过网络上各方声音贬低归贬低
“小鲜肉”经济学却依然大行其道
就拿最近的蔡徐坤与B站纠纷一事为例
别看网络上对蔡徐坤是骂声一片
但事实上
蔡徐坤的一张律师函
竟然直接撬动B站股价
令其不降反升
这起事件证明了
“小鲜肉”当下在中国的能量
依然是蔚为壮观
但也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既然“小鲜肉”存在实力不足的硬伤
那他们到底凭什么
能在中国大行其道?
甚至取代那些“实力派”艺人
成为当下我国娱乐圈的主流?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虽然早在港台娱乐产业
最为繁荣的上个世纪末
纯靠作品质量吃饭的“实力派”
以及用颜值作为实力补充的“偶像派”
这两者之间的“路线之争”就已经存在了
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这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不管是哪条路线
你都得先是一名艺人
再去进行两派的划分
也就是说
一定水准的硬实力
才是成为明星的基础
如著名的四大天王中
一般都说张学友
是其中的实力派唱将
可认真说起来
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其实只是比张学友稍弱
这三人要是单拎出来的话
都是铁板钉钉的实力派
而这种传统模式
其实对于一方势力来说
是极不友好的
那就是娱乐资本
娱乐产业的资本力量
和其他产业的资本并无什么不同
其目的都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利润的追逐
而传统模式中
经纪公司在与明星的关系中
无疑是一个弱势方
一方面由于粉丝完全沉淀于艺人自身
导致艺人此时拥有极高的议价权
只要一个不爽就能拍屁股走人
另一方面真正能创造出天文数字的利润
红的发紫的所谓天王级巨星
乃至是有潜力成为天王的人选
既极度稀缺
又难以寻觅
被我们称为“星爷”的周星驰
早年做群演在电视剧里扮演宋兵乙
甚至是趴在地上演尸体的时候
哪家公司能有慧眼
看出这位后来能称霸影坛?
我们不妨把这个时间段
称作“娱乐圈的自然生长”时代
在这一阶段里
资本想要靠娱乐产业赚钱
在各个环节上
都充斥着各种不可控因素
以及它们所带来的风险
而资本天生厌恶风险
他们迫切的渴望着一个模式
一个能像工厂上生产螺丝钉的流水线般
批量制造出模板“明星”们的工业模式
而有意思的是
这种近乎痴人说梦的东西
竟然还真的存在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
韩国的偶像艺人培训制度
是极为成熟的
但其实韩国人在娱乐产业上
也并非生而知之
在韩国娱乐界的三巨头中
SM和JYP堪称是真正意义上的领跑者
这两家公司早在2000年就前后上市
并分别创造出
1460亿和763亿韩元的市值
不过和国内娱乐大亨面临的困扰相同
造星这个事情
其不稳定性实在太过夸张
辛辛苦苦捧出来的组合
要么是人气低迷
不温不火、半死不活
甚至是干脆没人搭理
要么好不容易火了一个
却仗着人气直接解约单飞
别说赚钱
连维持收支平衡都难以做到
到2004年左右
这两家公司几乎被逼得山穷水尽
市值分别跌到了150亿和20亿韩元
几年间缩水了80%以上
但正所谓穷则思变
韩国人在这样的绝境关头
终于低下了自己作为
“宇宙第一大国国民”的高傲头颅
开始向目光投向自己的邻国
哪个邻国呢?
当然不会是中国
当时内地的娱乐产业还在萌芽阶段
而曾经统治亚洲的港台娱乐圈
在新世纪的钟声敲过之后
也是一副江河日下的样子
那就只能是看向日本了
还别说
这不看不知道
一看才发现
原来人家手里
还真的有点东西
日本也许不是这个星球上
最早提出“偶像艺人”概念的地方
但一定是第一个将其发扬光大的国家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
港台娱乐圈层出不穷的实力派天王
还在整个亚洲睥睨天下
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那时候的日本人
就想出一个剑走偏锋的取胜之道
打造偶像
这里的偶像和传统艺人中的“偶像派”
虽然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但内核本质完全不同
日本人敏锐的发觉到了一个点
我们搞娱乐产业的目的
是为了盈利
而盈利就需要靠粉丝
心甘情愿的掏钱去买唱片
但优质歌曲的创作
又是一项艺术
而跟艺术沾边的东西
基本上就又不具备可复制性
所以从唱片质量上来做文章
是一件难以控制的事情
……
等一下!
难道说粉丝买唱片的理由
一定要是喜欢这首歌吗?
让他们直接喜欢歌手本人行不行?
艺术创作不可复制
但是偶像魅力没人说不可以啊
谁会讨厌可爱漂亮卡哇伊
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们呢?
甚至再更进一步
直接让他们去喜欢我们
公司(组合/品牌/团体)
这样又行不行?
不得不说日本人都是逻辑鬼才
他们还真在一通推演后
成功把这个矛盾给绕过去了
日本的AKB48组合
就是这种思想的教科书式体现
作为累计签约
超过450人的庞大女团
AKB48这个名字
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
而这个名字上蕴含的能量
也远大于其中任何一位单独艺人
毕竟能把这四百多人
名字说全的粉丝
估计都没几个
吸引这些粉丝的
其实并不是这些年轻姑娘
而是那套由经纪公司所掌握的
能够根据市场风气和消费者口味
源源不断的生产出
“合格偶像”产品的工业流水线
一名具体的个人(偶像)
也许能让粉丝关注几个月、几年
但由经纪公司所掌握的
能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
不断调整的艺人养成机制
却足以抓住粉丝一辈子
日本人向世界证明了一件事
明星能够人为制造吗?
能,而且还能365天每天不重样
可批量的生产出来
韩国人看了邻居这一通骚操作
顿时感到茅塞顿开
原来只要给观众看俊男美女
就能让自己在家躺着赚钱
那还不简单
我思密达的整容技术
可是天下第一!(大雾)
嗯~日本的偶像艺人模式很好
我现在宣布
它是我们大韩民国发明的东西了
于是韩国人的偶像团体
也开始像连珠炮似的往外冒
经历过跌跌撞撞的失败、总结
有起色、再失败、再改良……
经过多次的反复改良后
终于,东方神起、SJ、少女时代等组合诞生
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SM等公司的营收在那之后也扭亏为盈
股价开始一路高歌的上涨
到2011年底的高点时
SM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12600亿韩元
JYP上涨到1800亿元韩元
而三巨头中的YG
也终于在这一时期成功上市
市值最高抵达了9800亿韩元
但小柴既然
把“韩国偶像”模式的诞生
称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那么“韩国偶像”模式的影响
自然不会只是让几家公司
赚到了点钱这么简单
要知道在“日本偶像”模式下
艺人和经纪公司走的路线
被称为“大众偶像”和“平民偶像”
归根结底来说
还是“粉丝经济”那一套旧东西
其利润来源
也依然是粉丝群体
而艺人依靠个人粉丝
在与经纪公司的对话中
还是保留有部分的话语权
而日韩偶像模式的根本不同
也正是在这个地方
韩国走的是所谓的“精英偶像”路线
或者说是所谓的to B 泛 C 模式
(引用至:中泰证券研究所
偶像行业系列研究报告)
其盈利大头并非是靠向粉丝售卖作品
而是用艺人身上积累的大量人气
去向B端公司合作
以电影、电视剧、广告
以及综艺节目的拍摄
还有品牌授权、商业演出等方式
去获取利润
可想而知
与“恋旧”的粉丝群体不同
C端的商业公司需要的
只不过是一个能为他们
带来人气和流量的象征符号
不管来得是张三还是李四
是阿猫还是阿狗
这些金主们都不care
于是手握“偶像制造工厂”
能短周期大量产出
“流量磁铁”的经纪公司
在与艺人的对话中
终于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偶像”从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被异化为了一件明码标价的商品
(引用至:中泰证券研究所
偶像行业系列研究报告)
偶像艺人模式在日韩的先后成功
无疑给中国的娱乐大亨们
指出了一条明路
比起传统的那种落后、高风险
难盈利的培养模式
韩国的“造星工厂”显然更符合资本的口味
全面学习韩国模式
接收“国外先进经验”成了一件必行之事
(引用至:中泰证券研究所
偶像行业系列研究报告)
不过有趣的是
各位大佬虽然在学习韩国这一点上
达成了共识
但是在别的地方却产生了分歧
一派大佬我们可以称之为“合作派”
他们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既然韩国有着已经成熟的“制造产业链”
而中国又有着一片尚待发掘的庞大市场
那不如双方合作共赢
直接引进SM、JYP、YG等公司
培养出的成熟产品(韩星)
赚来的钱大家五五分账
而另外一派则可以叫做“自主派”
他们认为必须自己掌握核心竞争力
不能永远受制于韩国人
坚持要打造出“独立自主”的偶像艺人生产链
试图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偶像”艺人
不让韩国人来分这杯羹
而对于“自主派”来说
要做出中国的“造星工厂”
依然要从学习韩国入手
从练习生的选拔、后续培养流程
再到如何做出道之前的造势
宣传、吸粉等各项细节
要学的地方真的很多
而学习最快的方法
无疑就是直接挖人了
“自主派”意志的代表
就是如今在国内偶像明星界
分量极重的乐华娱乐
我们可以查到的是
乐华娱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
而在其成立短短几个月之后
作为当时爆红的韩国组合SJ中
唯一的一名中国籍艺人韩庚
就与SM公司就解约一事对簿公堂
当时此事还被不少人
解读为是在给SuperJunior
巡回演唱会的北京站所做的炒作
毕竟在前文提到过
在韩国成熟的偶像造星工程中
从始至终占据主导权的都是经纪公司
而艺人本身哪怕再火
也很难与公司抗衡
同属SM旗下的东方神起组合
其金在中、朴有天、金俊秀三人
虽然在与SM公司的解约官司中胜诉
但三人随后成立的JYL组合
却一直惨遭整个日韩娱乐圈封杀
其严重程度甚至迫使韩国政府
在2015年专门通过了一部
名为《JYL法》的法律
来遏制经纪公司对艺人的残酷迫害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是什么让韩庚敢于与SM公司公然对抗呢?
当韩庚胜诉回国之后
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与乐华签约
联系到韩庚
其对韩国造星流水线的亲身体验
还有谁能比这个男人
更适合来扮演“自主派”的老师呢?
两派人的分歧
最终却是以一种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告终
2016年年底
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因素
一份从未在官方通知中出现
却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的“限韩令”
宣告了“自主派”的大获全胜
而在今天
中国的“造星产业链”也愈发成熟
甚至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当下火热的节目《偶像练习生》为例
就有人对那些参赛选手进行过深扒
结果发现其背后
竟然都是盘根错节般的资本
有些佼佼者的背后是
如乐华娱乐、华谊兄弟、传奇星娱乐
盛夏星空、英皇娱乐等老牌娱乐豪门
而剩下的人
背景也都不简单
如王校长的香蕉计划
名字中就可见一二的华谊兄弟时尚
有着苏宁和韩国FNC投股的红熠文化
爱奇艺旗下的果然天空
海润影视投资的新湃传媒
曾制作过《康熙来了》的野火娱乐
拍出过《楚乔传》的慈文传媒
还有无数能量稍小
但来路也不简单的新兴势力
如由原湖南卫视导演团队成立的狂歌文化
曾作为快乐女声、中国好声音
重要合作商的乐风艺界
都分别派出了自己的参赛人选
(引用至:娱乐资本论)
在了解到他们背后
到底都站着哪些人后
还有人相信能在节目中
决定哪九人能够最终胜出的权力
真的是取决于观众的投票吗?
这些每一位看起来干干净净
正在对你温和笑着的少年
其实都是被资本进行精心调教后
手把手打磨成大众喜欢的样子
再端出来给顾客消费的“商品”
在这场交易过程中
售卖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金钱
购买者则获取了符合自己想象的偶像
得到了精神上的快慰
而商品本身
对这场交易是否感到满意呢?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为什么小鲜肉普遍缺乏硬实力?
因为在这场交易中没人需要那玩意
资本要钱,粉丝要颜
商品附带的其他技能不过是添头
为什么小鲜肉能取代实力派
成为当下的主流?
因为其“制作”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且风险可控、利润极高
作为“偶像”的个体话语权较小
使资本可以较大程度的逼迫商品
区为自己提供最大程度上的盈利
而学自韩国的完善工业生产体系
又能够实现从选拔练习生
到出道前的买热搜、刷榜、上综艺
全程对时间的精准把控
保证商品的定期出栏
可以随意丢弃掉服从性不够的商品
而从下面一张图中可以发现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
都是这场小鲜肉经济的参与者
(以乐华为例的股权穿透图)
为什么小鲜肉相较于过去的明星来说
保质期较短?
根本原因是由于过去的传统模式下
艺人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以制作的作品(歌曲/电影/电视剧)
作为用来贩卖的商品
因此只要艺人创作能力不枯竭
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价值
而现在的“偶像”群体
其本身便是经纪公司制作出来
用来贩卖给B端企业的商品
其出道时累计的人气和热度
便是他们作为商品的属性
也是B端企业购买/租用他们的价值所在
当群众对其感到审美疲劳后
其身上的使用价值便告罄
B端企业转而去购买
经纪公司刚生产出的新商品
俗称为“过气”
最后,小鲜肉现象大行其道
是否会造成什么危害?
由于其本身特性
决定了小鲜肉以及其背后推手
必然会不断鼓励粉丝
对偶像的狂热崇拜
甚至不惜对已经病态的扭曲崇拜
进一步的推波助澜
无论从物质上对粉丝群体的压榨
还是从精神上
对粉丝群体的毒害
这种盲目的偶像崇拜
从某种角度来看
无疑已经成为了
一种畸形病态的风气
文中部分数据来源 | 天眼查
参考资料 | 中泰证券研究所-偶像行业研究报告
主笔 | 阿虚
编辑 | 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