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C式的互联网思维做餐饮,黄太吉还没有挂!
汽车 ToVC式的互联网思维做餐饮,黄太吉还没有挂! 汽车 | 2016-02-04 14:36 ToVC式的互联网思维做餐饮,黄太吉还没有挂! 司马j

在中国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群人,他们是媒体的宠儿,资本市场的私生子,产品还没有出来铺天盖地的媒体就已经盯上了他们啊,在消费者还找不到他们产品的时候就已经说要做百亿规模,你知道我说的谁,他们就是神奇的互联网思维创业派。

U6029P31T1D16272086F46DT20130729101715.jpg在中国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群人,他们是媒体的宠儿,资本市场的私生子,产品还没有出来铺天盖地的媒体就已经盯上了他们啊,在消费者还找不到他们产品的时候就已经说要做百亿规模,你知道我说的谁,他们就是神奇的互联网思维创业派。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到底如何火起来?处于不同的位置,接收不同的讯息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他有着无以伦比的魔性,当无法解释自己的逻辑的时候,只要说出这个词,听到的聪明人马上能按照自己的逻辑脑补完成。互联网思维成为了解开逻辑思考的环节的万能公式,只要能用就行,不用去推导这个公式。

当传言黄太吉挂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信以为真,纷纷转发,因为大家都觉得他都是要挂的。这时赫畅的澄清公关开始启动了,这是谣言,黄太吉还没有挂,黄太吉的外卖还很火,活的很好呢!哦大家都觉得难吃的黄太吉,现在是个外卖平台,你们用过吗?赫畅与媒体老师沟通撤稿,澄清。注意是赫畅自己做的,并非手下公关做的工作。说明了赫畅本身就就拥有强烈的媒体的资源和关联,不仅仅普通明星创业者的脸熟关系了。

前面一批的互联网思维做餐饮的无论是黄太吉、雕爷牛腩、还是西少爷,他们的模式是一以贯之的,一个小店铺+一个新概念+一个好故事,然后风投跟进,媒体热捧,短时间一个媒体品牌就已经创立起来,然后下一步希望能从媒体大众的影响向下延伸拓展,成为大众品牌。这种造星的模式源于资本式的造星玩法,通过用钱买时间的方式,通过前期的大投入压缩品牌的创立时间,然后通过品牌再去捕获大众,在传播和运营逻辑上是似乎是非常完美。但是在实际上运营当中这些品牌并不是活的很好,虽然一直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媒体当中热度很高,但是品牌却始终无法落地,仅是大众的口头一个谈资,当品牌成为谈资而不是购买的选择,在完美的逻辑不能成为品牌运营的成功。

产品的体验同样让品牌的影响成为了暴雨,水一直下落,但是地上没有碗承接住。传播做的再好,但是产品hold不住产生不了盈利,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失败。当然这些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并不再盈利,他们目标在于外部的投资,缺乏持续造血能力,就需要外部的不断输血,然后获得输血,就只能依靠传播营销带来的投资人的认同,继续输血。这些以外部输血企业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为了产业存在的公司,而是一个资本与故事之间的互动,只有故事好了资本才会继续,所以他们需要不断的编织故事,吸引资本,为了接盘侠,也要不断故事来支持。成为一个创业针对投资人的马多夫,或者是击鼓传花的郁金香。

这些企业的特点有什么共性呢?

1、创始人从来不是屌丝。

2、创始人永远都是自己做的公关。

3、创始人在投资圈中的强管理。

4、产品。产品到底这么样和这些没有关系。


-END-

本文由司马j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