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钱去的,一般都赚不到钱
干货 冲着钱去的,一般都赚不到钱 干货 | 2019-06-04 10:10 冲着钱去的,一般都赚不到钱 刘润

世界奇怪的很,冲着钱去的,一般都赚不到钱。 把基本功练好,把事儿做好,赚钱就是自然而然。


在过去,年景比较好,赚钱还比较“容易”。现在,可太难了。

卖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

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这是过去40年我们享受的经济增长红利。如今红利消失,经济放缓,中美摩擦……这些因素如雪片一般纷至沓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刺骨的冬天。

想要逆势起飞,就要回到最基本的商业逻辑,研究商业最基础的问题。

越是寒冬,越要苦练基本功。那些直接冲着钱去的人,一般都赚不到钱。

因为,猪会落地,鹰要突围。





 1 


我对商业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始于 20 年前那个真正的冬天。

1999 年,我刚到上海,严冬寒风凛冽,我身上连一件羽绒服都没有。

我搓着手、哈着气,哆哆嗦嗦走进上海第一百货,来到一家羽绒服专卖店门口。推门而入,是一个慈祥的老阿姨。

阿姨,太冷了,这件羽绒服多少钱?

这件啊,很多人都喜欢,卖的好,你要 800 块给你了。

800 !?要知道,那是在 1999 年,一件羽绒服竟然要 800 块钱。

阿姨,太贵了。我就一刚毕业的穷学生,便宜点吧,便宜点吧。

她打量打量我,不知道拿了什么东西算了一下,对我说:

便宜点?那就便宜点吧。600 块卖给你了,我平时绝对不卖这个价。你等着,我给你拿件新的去。

我很感动,连忙说谢谢。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就在她去后场拿新羽绒服的时候,我无聊在店里闲晃。这人啊,有时候就怪自己,我就怪自己为什么当初就闲着非要乱晃,坐下休息一会不好吗?

这一晃,被我无意看见她桌子上摊开的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她这几天的销售数据和记录。

同一件羽绒服,她早上卖 500 块。昨天,卖 350 。

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就是坐地起价,漫天要价!没办法,我只能讨价还价。


——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讨价还价是特别奇怪的一件事情。

如果你心中也有过那么一丝想法,说明你对商业有很深的理解。

讨价还价的本质,是买家不知道卖家的最低成本价,卖家不知道买家的最高成交价。于是那件羽绒服,就在这两个区间来回波动。

这个行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这就是 20 年前商业世界的真实样子。很多人通过信息不对称发家致富。

买家没有卖家精,吃过一次亏的我,学不会讨价还价,于是,我学会另外一种办法,货比三家。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科技的进步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直指商业的基础逻辑和本质:帮助消费者消除信息不对称。

在过去,谁制造信息不对称,谁就有机会。

在如今,谁消除信息不对称,谁就有机会。




 2 


在微软的 14 年间,我经常去美国西雅图总部开会。

每次开会,让我苦恼的不是数据报表、不是艰难任务、也不是同事之间带来的压力,而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事——吃饭。

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胃,最喜欢吃的东西是火锅、烧烤、小龙虾。吃不惯西餐。

每次我走出大楼想要觅食,5 家餐厅里有 4 家做的是海鲜和牛排。美国海鲜喜欢做成冰冷的,还浇上一层酸汁,说实话,我真不爱吃。

直到我看到第5家餐厅,它的名字叫,麦当劳!

untitled.png

你知道吗,我的心情就像看见亲人一样,直接扑了上去。

很多人对我说:刘润,你是有毛病吧。在中国还没吃够麦当劳吗?美国的美味你不尝尝看?

不是我不想吃美国的美味,我是怕吃坏了自己的中国胃。

麦当劳不一样,全世界麦当劳味道都差不多,人们有稳定的预期,不会有意外。麦当劳用餐饮连锁的方式,统一标志、统一装修、统一流程、统一服务水准、统一菜品、统一味道,最后统一了像我这样的顾客。

标准化经营的手段,在信息不对称时代里解决了信息对称问题,让消费者降低了选择成本。


——


但在今天,有了大众点评,我终于可以试试美国的美味了。

我打开大众点评,看到直走 300 米路口的拐角处,有一家好吃的不得了的牛排店,五星。

我还看到这样一条点评:这家店的牛排超好吃。如果你在牛排上抹上一层老干妈,那会更加超级好吃。

就决定是这家了。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前面吃过的人留下评语,打了星级,帮其他消费者做了筛选,让原本不对称的信息透明对称了。

于是像我这样的吃货,就从麦当劳的门口跑开了。




 3 


所以我一直有深刻体会,靠信息不对称赚钱越来越难,生意不能再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真的,真的,真的是这样。

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就是定倍率过高的交易结构。


——


我时常听到有人说,我自己要写一本书,成为作家,通过写书来赚钱。

我心里有时,呵呵一笑。

我已经写了 18 本书,卖的还算不错。以《五分钟商学院》为例,已经卖了大概 50 万册,和出版商也算有一些谈判筹码。

untitled.png

可是,真的不赚钱。


我写完一本书,找出版社去出版,出版社找印刷厂印刷,印刷厂再把书送到书店卖给读者。

四个环节中,我是创造价值的人,另外三者属于传递价值。理论上来说,卖书赚的钱我应该占大头。

那你猜猜,假如一本书卖 50 块钱,作者拿到手的应该是多少?

30?20?

好吧,只有 10%。

好吧,还是有谈判筹码前提下的,10%。

好吧,只有 5 块钱。


但我不是来挑战出版社印刷厂和新华书店的。即使他们拿走了剩下 90% 的钱,他们也一样没有成为世界首富不是吗……

这是因为交易结构的问题。新华书店还有线下租金成本,库存成本,人员成本……

但即使这样不赚钱的交易结构,互联网也没有放过,一上来就把旧有模式冲击的七零八落。

当当网的出现,直指线下书店。统一库存,而且没有线下的成本。

Kindle 的出现,直指印刷厂。电子阅读器直接省下了油墨和纸张。

得到的出现,直指出版社。我在得到写专栏,日更发送,连出版都不用了。

商业世界就这样一步步坚实向前,通过科技进步解决信息不对称,优化交易结构,降低定倍率。

原来赚钱的方式在今天,玩不转了。

更要命的是,世界在发展的时候,根本无暇考虑任何个体,只是一路向前。它不是故意要颠覆你,它只是顺便把你击败。

《三体》里说,毁灭你,与你何干?






最后的话


所以我真心认为,越是在寒冬,越是要苦练基本功。

哪怕是“信息不对称”这样简单基础的商业问题,都值得拿出来一再研究。

因为商业进化的脉络,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你以为自己理解的概念里。

苦练基本功,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独,受得了非议。


曾经有人问我,在寒冬学习什么,以后才能赚钱?

我能理解他的心急如焚,但我必须诚实地回答:赚钱,不是商业的起点。一切商业的起点,是消费者获益。

思考如何“赚钱”,如何“变现”,如何“收割”,都可能会让你求之不得。你并不真的理解商业和钱。

世界奇怪的很,冲着钱去的,一般都赚不到钱。

把基本功练好,把事儿做好,赚钱就是自然而然。


-End-

刘润,“刘润”公众号主理人,互联网转型专家,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任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战略顾问,他总能将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地探寻出商业本质,发布在他的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上。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