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罗森」们的危险时刻
新零售 「全家罗森」们的危险时刻 新零售 | 2019-09-02 19:07 「全家罗森」们的危险时刻 任倩

外资商超的昨天会不会就是外资便利店的今天?

一鸣网专稿(文|任倩):在过去的2016年至2018年中,便利店在整个零售业态当中处于最快增长水平,平均增速达到18%。以2018年为例,中国便利店行业增速就达到19%,实现销售额2264 亿元,门店数量达到12万家,且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5300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增长约7%,整体行业保持稳定高速增长。

即便是在前几年实体经济下行、电商冲击之下,或是近两年资本P2P爆雷、无人店及无人货架退潮,便利店市场仍有较好表现。而当智慧零售的战火从线上蔓延至线下,便利店更晋升为商超行业主力军。

我国便利店业态始于1992年,7-Eleven进入深圳标志着我国首家便利店的诞生;1996年上海可的便利店在上海开业;同年罗森在上海市长宁区开设了第一家便利连锁店;2004年全家进驻上海,7-Eleven进驻北京。此后便开始了7-Eleven、全家、罗森三大外资便利店逐鹿中国市场。

而近几年,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们纷纷入局,竞相加入到便利店争夺战中,在改造传统便利店和资本助推新兴便利店层出不穷的同时,外资便利店品牌也开始在恐慌中跑马圈地、加速本土化经营,然而似乎还是难以招架中国本土对手的来势汹汹。


timg.jpg


下沉市场无前景

之所以在电商当道的今天,便利店业态仍有其存在的价值,是因为能够贴近消费者生活,快速响应消费者的及时性需求。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强,社区和商业区迅速增多,人口的不断聚集更为便利店提供了生长土壤。

如果要从便利店行业的起源来看,这个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进入中国市场的业态也算是个「舶来品」。初来乍到就选择了从一线城市入手,北、上、广、深都是我国便利店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地区,其中上海、深圳尤其典型,然而和发展较早同时而来的就是增速明显放缓,以上海为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趋近饱和,增速仅为2.9%。

一、二线城市作为国内便利店的主要战场,其门店数量、运营水平等都要高于其他几线城市,但也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高房租、高人工、高费用让开店成本不断增加。随着店址资源的逐渐稀缺,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再加上城市化进程以及消费分级的趋势,便利店的炮火开始向着市场空间更大的三、四线城市进发,苏宁零售云店、京东便利店、天猫小店都是巨头们在如此大势所趋下的产物。

苏宁计划通过「租、建、并、购、联」等方式,3年内将门店扩张至2万家;京东更是2017年就喊出5年内开出100万家线下便利店、50%在农村的豪言壮语;阿里则计划一年开1万家天猫小店门店。

电商巨头之外,还有无数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占据一方,奋力与外来便利店的入侵相抗衡,比如厦门的见福、西安的每一天、武汉的Today等等,左右夹击之下的外资便利店该如何存活?显然,他们深知下沉市场的魅力,也开始迫切切入低线市场的进程。

上月,7-Eleven携手唐山金匙集团与北京庄典集团设立的独资公司「7-11(唐山)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7-Eleven在中国首度进驻非省会城市,亦意味着其正式进入中国三线城市市场。据悉,7-Eleven2012年以来在中国持续以授权方式拓展市场,多数情况下还会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而与之前进入青岛、重庆、西安的方式不一样的是,7-Eleven首次放开区域加盟的方式开拓新市场,此番开店策略的改变,与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无关系。


timg (2).jpg


然而「舶来品」能否获得俘获低线市场的芳心呢?便利店与传统小卖铺相比,除了字面意义上的「便利」之外,还被定义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注重便捷、个性、高品质的购物体验的新一代消费者就是这些便利店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据全家便利店的数据,目前80后、90后在来客中占比88.4%;7-11的数据也显示,20岁至40岁的消费者在便利店消费人群中占比达到88%,而这一人群正是消费升级的推动力。

此前上海罗森便利店总经理曾给便利店人群做了一个画像——「独身、年轻、受过良好教育、喜欢用好东西」,这显然与讲究「低价、性价比」的小镇青年截然相反,而寿司、饭团、意面这些冷食也终究暖不了「中国胃」。

或重走传统卖场老路

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基本2000-2500人一个便利店,而在我国考虑到城镇化水平不高,按10亿城镇居民来算,便利店的饱和度也仅为6000-7000人左右一个便利店。也就是说,便利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可眼下存在的弊端仍不可忽视。

我国零售行业已经走到了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时代,于是便利店业态中线上环节薄弱、供应链管理薄弱等问题渐显,然而这些对于电商巨头们来说似乎都不算问题。

首先,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一方面加强与线上平台合作,借助庞大的用户活跃和消费数据来为便利店的选址、选品、陈列、物流、支付、订单分拣等环节赋能,并通过数据来分析各个社区不同人群的消费偏好,实现库存优化;另一方面推动数字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互通。其次,优化供应链,采用全渠道商业模式加自建仓配,并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构建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实现仓储、订单、顾客、交易等环节的统一管理,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物流速度与质量,也可以获得更多价格优势。

以苏宁为例,其在零售场景上拥有完整的线上线下双线场景,实现了全渠道、全品类、全客群的经营和发展,在产业生态上以零售为核心,形成了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并不断通过技术和数据驱动创新零售业态、巩固经营优势。

目前,苏宁小店已在全国落地近6000家门店,覆盖35000多个社区,同时辐射CBD、医院、学校、企业、交通枢纽等各类场景,服务用户超过1.2亿。只要消费者处在苏宁小店辐射范围内,就可线上线下同步享受到快捷、实惠、方便的服务,包括生鲜、快消、百货、3C、生活电器等商品以及营养三餐、办公用品,均可实现快速采买、一站式配齐,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就能配送上门。此外,苏宁小店还接入了家电清洗维修保养、3C产品快修、二手房中介、快递代为收发、家政、电信等服务,其目的就是要搭建用户身边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timg (1).jpg


国产便利店已然崛起,无论从商品全品类,还是服务多样性来说,都是全家、罗森、7-Eleven望尘莫及的,而他们的归路又在何方呢?

上一个为这个问题殚精竭虑是传统卖场。在遭遇电商冲击和经济放缓的双重冲击下,曾经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外资零售商品尝到了溃败的滋味——

2014年,Tesco在华业务被华润集团收购,门店改名「华润万家」;

2015年,泰国零售巨头尚泰百货入华5年后关闭了最后一家百货店;

2016年,英国马莎百货尽数关闭了中国内地市场的实体商铺,之后又在2018年1月,进一步关闭了马莎天猫旗舰店;

2017年,韩国零售商乐天玛特宣布退出中国,旗下93家门店分别转卖给本土企业物美和青岛利群;

同年,韩国另一大零售商品牌易买得(E-mart)宣布,同样以转让门店的方式离场,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2018年6月,梅西百货关闭中国官网,12月又宣布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关闭;

2019年6月,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易购的消息引发过行业的焦虑情绪;

2019年8月,上海高岛屋百货重拾信心放弃关门计划继续营业。

或发展遇阻,或本土收购,或败走中国...外资商超的昨天会不会就是外资便利店的今天?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如今国内本土企业大势之下,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因循守旧无创新

问路互联网,这是外资商超们在寻求新业态过程中的探寻方向。

沃尔玛从2012年起就开始迫切地投资电商,从收购1号店开始,到2016年将1号店出售给京东、入股京东、投资到家业务达达等一些列动作,再到去年8月进一步对达达-京东到家增加大约3.2亿美元的投资,股权占比增至10%;比沃尔玛更彻底的,是阿里巴巴总价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约36%股权,后者是拥有欧尚、大润发的大型零售商,双方合作将以大数据和商业互联网化为核心进行新零售改造,其中门店升级是最核心的一环;频频被传卖身的家乐福也在今年尘埃落定,被苏宁收入囊中,这个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也开始寻求中国的发展提速。


timg (3).jpg


眼下,与京东、阿里、苏宁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成了外资零售的转型之计。而相比于外资商超们的积极求变,外资便利店倒显得过于沉默。或许它们也曾试图联手京东到家、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探索新零售方式,确实获取到了更多用户订单,但是这些动作在自带互联网基因的新兴便利店面前不足为道。

便利店是零售的业态之一,而零售的本质是打造优质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就是智慧零售的核心驱动力,所谓智慧零售,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商品、物流、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采购、销售、服务等零售运营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这是如今整个零售业的大势所趋,因循守旧的外资便利店却还困于原地。

当苏宁小店、天猫小店、京东小店等密集在繁华都市的各个角落布局,7-Eleven在中国市场正面临门店增长停滞,同店销售下行的窘境;当便利蜂在进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一年就开出了200多家店铺,7-Eleven进入北京15年后仅仅开出266家店;当便利店成了巨头们血雨腥风的争夺战场7-Eleven不进则退,近三年来不但很难拓展新店,还不得不关店减亏。

面对这个蓬勃生机的中国市场,外资便利店的活路究竟在哪?或许多些因地制宜的市场策略、或许拒绝抱残守缺、裹足不前,这样的窘况会好很多吧。

-END-

本文由任倩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