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你这是活该!
出行 滴滴,你这是活该! 出行 | 2019-11-08 10:15 滴滴,你这是活该! 柴狗夫斯基

人性这东西......是经得起考验的吗?

最近有一个大瓜,滴滴顺风车在11月6日中午宣布重新上线了。

看到微博中写“历经435天努力,我们迭代了18个版本,进行了330项功能优化,收到了30万条用户建议...”的时候...

柴妹以为滴滴终于做人干事儿了,但是没想到,点开试运营城市名单一看,其中一则条款差点让柴妹真气逆行走火入魔

可以肯定地说,滴滴绝对要被骂惨了!果不其然,这条微博刚发出,评论区就骂声一片,包括各大媒体也都纷纷对着滴滴开骂。

而且骂着骂着,就变成撕逼了......

我们还是先来捋一遍顺风车的前因后果吧。

一空姐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

2018.05.05

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一周

2018.05.12

温州一女孩被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

2018.08.24

全国下线顺风车业务,整顿改制

2018.08.27

自从全国下线之后,滴滴顺风车官方曾多次在平台上声明听取各界朋友的意见,并且表示在不停地开会,整改。

可没想到最终的整改结果是不允许女性晚上八点以后乘坐顺风车,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是你们三十万条建议得出的结果?

况且柴妹有一个疑问...滴滴是怎么区别乘客性别的?按照下单账号吗?可如果账号显示男性但实则是女性呢?

毕竟现在很多女孩子坐网约车都会因为安全问题把账号设置成男性...

在微博看到网友们的留言,柴妹觉得可真说到了点子上。

这不是什么女权主义,也不是故意喷滴滴,可不就是既没能力解决,但又不想影响自己的利益吗???

没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你就别急哄哄的上线,故意引导舆论,造成撕逼,也难怪被喷成这样儿了.......

毕竟之前两起案件过错又不在女性乘客身上,归根结底是谁的错?

司机和滴滴啊。

而且这两起案件发生后,大家指责的是什么?

是滴滴平台对顺风车司机的审核不严格,有赌博犯罪前科的人随便就可以造假申请成为司机;

是滴滴平台对乘客们的投诉不作为,被大量投诉的司机没有任何影响可以继续开车;

是滴滴平台不配合警方,在被害人朋友报警后拒绝向警方提供嫌疑人司机的车牌号等信息;

是滴滴平台对顺风车的定位为社交泡妞,带有性暗示的广告语......

但这些指责里唯独没有女性晚上八点以后不能乘坐顺风车!更别说温州那个小姑娘被害时间是下午...(搞笑不?)

没人敢肯定所有心怀不轨的凶手都会在晚上八点以后作案,不是吗?

滴滴此次顺风车重新上线,尽管已经和第三方达成合作,会对司机身份的审核更加严格,但是他们害怕,如果再发生一次那种悲剧,顺风车可能就要被永久下线了。

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放弃的话又舍不得,那怎么办?

滴滴选择“一刀切”。

不过若说滴滴此举是对女性的歧视,那倒也不至于。

因为滴滴这个做法除了对女性“一刀切”之外,还间接表明了男性容易犯罪,这...男孩子现在出门在外也要保护好自己啊!

不得不说,滴滴的这个骚操作可真是得罪了一大票人......

有人说,滴滴顺风车的这项规定换一个故事,就是有人在街上被偷了手机,不去加大力度监管小偷,却禁止人们带手机出门。

其实这样说也没毛病,滴滴的这些举措于根本上来说就没啥卵用,反而突出了滴滴的无能。

在舆论发酵后,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发布过一篇微博,很好的说明了顺风车现在的“如履薄冰”。

你瞧,滴滴内部的产品人员都自嘲“自己是在做一款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他们发布这些新规的时候,或许就已经预料到了民众的“巨大反响”。

毕竟没有人是傻子,柴妹第一眼看到不允许女性20:00以后乘坐顺风车的时候同样会很生气,他们肯定也知道这些规定发布出来会引起的后果。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让顺风车业务变得更加安全,完全杜绝女性20:00后做顺风车的规定,就是他们对顺风车的心虚。

就好像直接对大家说“我们的顺风车超级不安全!不安全到什么程度呢?不安全到我们晚上都不敢接女乘客的程度!”

所以干脆就不接女乘客了,这样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滴滴对顺风车的风险根本就管控不了......

不过柳青也说了,这只是顺风车的试运营。

不知道评估会过后,他们会怎样来拯救顺风车,但至少现在落得现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都是滴滴自己造成的。

滴滴最开始推出顺风车业务的时候主打的就是社交方向,广告语不仅低俗还充满了性暗示。

记得有一次在上海打专车,跟司机聊天的时候说到了顺风车的案件。

那个司机大叔劝告柴妹“千万别去坐顺风车,顺风车司机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愿意去开这种车的要么是为了泡妞,要么就是图谋不轨。”

只是一次聊天,不知道属不属实,但是在这种广告语的暗示下,也难怪会出现一些顺风车司机开直播对女性乘客评头论足和那些悲剧的例子。

去年在顺风车悲剧发生后,央视的《焦点访谈》采访了滴滴平台以及部分乘客和业内人士。

司机和乘客们之间各种评论中,不乏一些露骨的词语。

一直到后来整改,滴滴才将顺风车宣传的“约会”、“标签”等关键词拿掉。但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头,顺风车的社交、泡妞形象就已经深入人心。

用《焦点访谈》中的话来说,这些宣传语实际上就是在考验司机的人性。

人性这东西......是经得起考验的吗?

恐怕曾经滴滴开通社交顺风车业务的时候,没想过会出现如今这种局面吧?

不过柴妹倒是真没想到,滴滴居然能想出禁止女性20:00以后乘坐顺风车的馊主意,这分明就是把顺风车往火坑里推啊......

END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