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黑天鹅”,或决定企业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区块链 这场疫情“黑天鹅”,或决定企业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区块链 | 2020-03-19 09:53 这场疫情“黑天鹅”,或决定企业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财经无忌

商界的上一个十年,供应链竞争让嬴者通吃,数字化力量则让强者恒强。

 | 无锈钵

 | 云端端


持续的疫情,不断打乱企业的经营节奏。

 

尽管复工的号角已然吹响,但对于市场来说,疫情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并不会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消逝。

 

至少,在青岛德银负责人李鹏志的眼里,这场“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往年春节后,都是各个工厂设备、配件采购的高峰时段,也是我们营收的一个高峰期,如今这些都不复存在了,然而比起短暂的业务影响,线下门店复工的遥遥无期更让人感到绝望。”

 

作为山东省青岛市一家本地工业品服务商,李鹏志的企业主要是为制造业及工厂提供专业配套的工业品采购及相应的落地服务。

 

不同于其他行业,工业品不仅商品品类数量庞大,长尾商品及非标品多,所以对安装、维修等线下服务依赖性较高。故而,此类服务商的经营模式多以线下渠道为主。

 

这也是疫情期间行业普遍受挫的关键,回顾过去,客流量大、易聚集的线下特性曾让他们不得不忍痛暂停业务,如今,尽管复工的趋势正在不断推进,但基于同样的原因,销售业务短期依然难以开放。

 

复工的浪潮之下,青岛德银遇到的这个矛盾,并非个例。

 

企业复工难在哪儿?

 

对于这片土地上蛰伏一冬的许多企业来说,复工并不意味着一段旅途的终点,反而是全新征程的开始。而在这段企业冲出“黑天鹅”的道路上,困境、磨难依然在一旁静静窥伺。

 

纵观整体环境,不难发现,所谓企业的“复工难”只是一种笼统的综述,而隐藏于这一表述之中的,则是一桩桩、一件件各不相同的需求案例。

 

企业复工难在哪儿?一言以蔽之,难在财力、人力、物力。

 

首先是财力,众所周知,此次疫情之下受创最深的便是线下产业,无论是餐饮、娱乐还是如前文中青岛德银这样的工业品服务商,均面临着收入清零带来的庞大经营压力。这之中,头部企业依靠自身充裕的现金流还能勉力抵挡,相形之下,小微企业的处境还要更加不容乐观。

而在此基础上,一旦开始复工,线下产业的成本支出势必还要再度被拉升,而在严格的宅家防控要求下,另一边收入端的表现却未必能令人满意。此消彼长之下,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的风险仍然值得警惕。

 

其次是人力,由于疫情的爆发时间正处在春节返乡高峰,大多数务工人员被迫就地隔离,多数地区的出入通道事实上已经关闭,相形之下,北上广深这些外来人口大省市的企业,无疑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窘境。

最后则是物力,结合各地区因地制宜的防疫要求,不同企业上下游复工时间的差异,短期内,生产资料和防疫物资的匮乏仍将成为阻碍企业复工的又一大难题。

 

另一边,尽管面临着重重阻碍,但国家对于复工的决心不容置疑,另一边,市场也在积极的进行着自救。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财务缺口,早在此前,银保监会就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银行业和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行动提供信贷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救急。

 

与此同时,在员工分散隔离的大背景下,不可否认的是,各省市本地同样有着居家隔离的劳动人口,目前,零售、科技端口的头部公司,已经在通过“共享员工”、“临时招募”等一系列举措试水,缓解眼前的人员压力。

 

在此基础上,源自物力和资源方面的“木桶板”,随即成为了保障企业复工的核心所在,放眼未来,谁能够着眼于产业上下游的协同,谁就能带领企业走出复工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供应链,京东的纾困之道

 

而解决这一痛点,最好的切入口无疑是供应链。

 

什么是供应链?在《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中,作者这样回顾了他眼中“苹果力量”的源泉:

 

“那些风行全球的手机并不是美国人凭着一己之力所创造的,而是由硅谷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世界各地,再被苹果商店门口排队的消费者买走。”

 

这就是供应链带来的强大合力,在这个故事中。在供应链上流通的不止是类似iPhone这样的产品与零部件,还有相关的信息、资金以及各产业汇聚于一点的优势。

 

换言之,供应链的本质,就是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四合一”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供应链的概念就已被国内商界引入,并产生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对供应链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上下游企业的目光仍停留在各自的短期利益上,“信息孤岛”态势明显。

 

这也是此次疫情中上下游产业失调的重要原因,而面对庞大的复工企业群体和他们各不相同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能在供应链环节为企业纾困的角色,借助在渠道方面的优势,充分统筹各企业的痛点和困境,并为其定制专属的“援助方案”。

 

而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点,传统的供应链思维还只是基础。数字化的加持,才是真正带来质变的关键。

 

时至今日,那些嗅到数字化供应链服务背后那一片广阔蓝海的企业,已经厉兵秣马,开始了行动。

 

早在2月12日,京东企业业务发起的“企业复工保障计划”,就在借助于供应链环节的雄厚实。


力和数字化的坚实基础,为企业快速、安全、高效复工复产护航。

 

首先在资源环节,其一手打造并免费开放给全国客户的“京东慧采SaaS专属采购平台”,不仅可以在2小时内快速线上部署,还支持采购寻源、在线协议、电子发票、自动对账等功能,一站式帮助企业实现“无接触采购”。

 

针对企业各不相同的需求,京东还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维度的延伸。

 

例如,在制造业普遍需求的物料中,京东企业业务聚焦制造业复产场景,推出“京东工业品SaaS平台”,通过数字化寻源能力横向整合产业链资源,为制造型企业提供覆盖个人防护、电气设备、动力传动、仪器仪表等多品类物资支持。

 

而在保障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京东企业业务又再度推出了“京东锦礼SaaS平台”,在传统的肉、蛋、蔬菜等生鲜商品福利基础上,依托京东健康平台优质的医疗资源,为企业提供线上免费咨询及在线问诊服务等“服务福利”。

切中痛点的纾困,让该平台上线后迅速得到了大量企业的欢迎,数据显示,这一平台自上线以来,用户注册环比增长率高达133%。

 

另一边,简单的“消毒”和测温之外,企业对于复工复产安全场景的需求,同样也是京东B端业务的侧重关键。

 

截至目前,京东企业业务围绕职场和食堂两大核心场景下的20余项防疫需求,已经形成了系列解决方案,涉及商品与服务近千种。无论是职场中的员工健康关怀,还是食堂中的清洁消毒防护,亦或是自助用餐、健康饮水、回收餐盘、垃圾清理等全链路服务方案,在京东的帮助下,即便是对防疫完全“零经验”的企业也可以胜任复工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

 

除此以外,针对复产环节供应链“供”、“销”两端的畅通,京东企业业务也并未懈怠。

他们推出了中小企业帮扶计划,在提供亿元“进货补贴”和“物流补贴”,保障物资供应、稳定价格的同时,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电商端口多年运营的丰富经验,助力中小企业转型线上。

在和“京东慧采SaaS专属采购平台”的联动中,前文里的李鹏志和他的青岛德银,不仅成功走出了困境,还实现了半月近百万营收的出色业绩。

 

数据显示,从1月24日到2月18日,京东“企业复工保障计划”已累计服务超131万企业客户。

 

出色的成绩背后,是京东企业业务部门借助数字化供应链发力B端,打造企业服务综合体的决心:

 

“京东有25万平台商家,还有超700万的中小企业客户,我们是离中小微企业最近的人,和他们休戚与共。”

 

B端服务,谁在影响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毋庸置疑,京东企业业务所提供的这些服务,对于大多数深受供应链之苦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而从长期维度来看,这些源自京东的善意和力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市场下一个十年的竞争格局。

 

北京时间3月2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主要核心业绩指标均超预期。

 

2019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1707亿元人民币的净收入和26.6%的同比增速,再次超出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给出的预期指引上限,也超出国际知名投行在去年四季度所做出的预期。“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战略定位逐步展现。

 

对于生产来说,物资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而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服务则是供应企业源源不断前行的重要一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提速,未来,知识经济的快速崛起与数字化科技的不断进步,正在让各个产业之间的边界愈趋模糊。

 

在此基础上,市场传统经营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企业能够以臃肿的组织参与竞争,贪恋“大而全”的企业,势必将面临内部资源的过度分散,核心优势难以凸显,经营风险不断增大。

 

这也是包括京东企业业务在内的一众“供应链”服务商的优势所在,展望将来,企业冲出竞争红海的唯一策略,便是共同结成一张相辅相成的关系网络,并借助于数字化带来的核心优势,在自身竞争力增强的同时,也让网络上的其他企业受益。

 

而在这之中,市场竞争必将从以往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转变为“关系网”和“关系网”的竞争,“数字化”和“数字化”的竞争,“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这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商界亟待挖掘的蓝海。而对于这片蓝海,那些借助于此次抗疫积累下的宝贵经验的企业,无疑手握着通向未来的船票。

 

回顾过去,商界的上一个十年,供应链竞争让嬴者通吃,数字化力量则让强者恒强。

 

而展望下一个十年的格局,唯有那些二者得兼的企业,才能真正无惧竞争,称雄市场。


-END-

本文由财经无忌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