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教父约翰 · 博格:一代宗师与华尔街叛逆者
金融 指数基金教父约翰 · 博格:一代宗师与华尔街叛逆者 金融 | 2020-04-07 09:53 指数基金教父约翰 · 博格:一代宗师与华尔街叛逆者 金融圈女神经

博格的一条皮带,用了20年


曲艳丽 | 文


1984年,指数基金教父约翰 · 博格John C. Bogle在纽约的豪华广场酒店办理入住,要求住最便宜的房间。


前台说,最便宜的房间价格是230美元一晚。博格说:“我绝不可能为一个房间付这么多钱。” 最后,前台给他安排了一个位于嘈杂的电梯井旁边的小房间,100美元整。


在讨价还价之间,有一个排队排得不耐烦的人问道:“你不是博格吗?”


“你怎么知道?”


“我是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的股东,我看过你的照片。” 正当博格准备道歉时,男子回答说:“不,不要那么想,我完全理解了,所以先锋领航基金的运营成本这么低,对吧?”


低成本是博格的核心运营法则。作为美国国宝级的投资大师,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和掌舵者,博格在2019年初去世时,全部身家不到1亿美元。


因为,他把所有的股东权益都让渡给了基金持有人,博格是一个伟大的人。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非要在华尔街给谁立一个雕像,以纪念为普通投资者贡献最大的人的话,那么这个人非约翰 · 博格莫属。”



1

  有一种架构叫做特立独行 

1950年前后,博格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大三、大四时,以一篇123页的论文《投资公司的经济角色》拿到了A+。这篇著名的论文完全不像出自大学生之手,且成为了博格一生践行的准则。


其中的理论框架包括: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第一、坦诚公平对待客户、基金产品的创新、低成本运营。


当时美国的第四大公募基金,即威灵顿基金的创始人摩根恰好读到了这篇论文。摩根说:

“这个小伙子对基金行业的了解比我们还要多。”



20年后,博格自己创办的先锋领航Vanguard集团,最负盛名的就是独特的、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基金结构。


先锋领航是没有外部股东的,博格也不是,股权属于所有的基金持有人。


也就是说,所有的先锋领航基金没有固定管理费率,基金在扣除运营成本、人员工资之后,所有盈利都计入基金资产,被所有的基金持有人所享有。


这就是先锋领航走极致的低成本路线的背景,省到就是赚到。1993年,先锋领航总部从费城中心区搬到了费城西北部的小镇莫尔文市,因为地价便宜。


而博格的一条皮带,用了20年。


古往今来,独此一家。


绝大部分资产管理公司是以利润为导向的,按照资产管理规模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有些机构也会宣传以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为核心,但大多显得有些苍白。总有一些时刻,他们会过于看重自己应收的管理费,而忽视了持有人利益。


举个例子,国内有些基金公司,就喜欢把基金净值维持在0.95元上下,这样投资者既不会感到过于愤怒、也不会急于赎回,可以继续收割管理费,把公司挣钱置于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之上。


传统的基金公司都会有自己的股东,有些是基金经理合伙制。先锋领航比它们要彻底得多,持有先锋领航旗下基金份额,就是股东。博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交出了公司的所有权。


他似乎是在向整个行业宣战,竞争对手的一位高管讽刺道:

“既然你想做慈善事业,那么何苦要选择公募基金这个行当?”


博格把这一伟大试验类比为“将基金持有人从后座挪到驾驶舱”。Vanguard旗下产品的平均费率仅为0.11%,远低于晨星统计数据中的除Vanguard之外产品的平均费率0.62%。


除了低成本之外,先锋领航集团的另一个经营哲学是坦诚。博格不喜欢误导性的宣传。


20世纪80年代,是金融资产回报最高的10年。在1989年的年度报告中,博格却提醒客户:“不要期待未来的10年会重复20世纪80年代的黄金10年,一旦到了1990年,股票和债券市场都会开始下跌,而且随着海湾战争的临近,经济衰退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一些竞争对手亦将博格的诚实看作一种疯狂。


特立独行的博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最大的两家资产管理机构即富达、先锋领航,富达排名第一,后起之秀先锋领航排名第二。


在1990年的年度报告中,博格写道:“先锋领航试验成功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最疯狂的梦想。” 



2

  指数基金创世纪  

博格之所以被称为“一个人改变一个行业”,更因为他是“指数基金之父”。

1976年6月,博格成立了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后更名“Vanguard 500 Index Fund”),以标普500股票综指作为追踪标准。

然而,全球第一只指数基金的横空出世,市场反应寥寥,博格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募集到了初始的1200万美元。

当时的评论家持否定态度:

“追求平庸”,“不像美国人”,“魔鬼的发明”,“一个坚定的、始终如一的、长期的失败者公式”。


博格的论调是:大多数情况下,试图超越市场是徒劳无益的。


在博格那篇毕业论文里,他写道:“这些基金可以说没有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优势。” 就像一只被蒙上眼睛的大猩猩扔飞镖,也能选出同样的投资组合。


而对于传统的主动型基金经理来说,这一切犹如异端。


在一片群嘲之下,指数基金依然爆发了。十年后的1986年底,先锋领航指数信托基金的规模已经增长至5亿美元。这一年,业内第二只指数基金才问世,随后,富达Fidelity、德雷福斯Dreyfus等跟入。


1982年的美国大牛市帮了大忙,到了90年代,指数化开始腾飞。先锋领航集团指数信托基金在90年代初规模18亿美元,到1995年时增长至156亿美元,成为美国第四大股票型公募基金。


指数基金和低成本,某种程度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博格的理论是:指数的费率比例是0.2%,股票型基金的费用比例是2.0%,在年回报率为10%的市场中,指数型基金提供9.8%的回报,而主动型基金可能获得8.0%的回报。经过20年,初始投资额为1万美元,指数基金增长至6.49万美元,主动型基金增长至4.66万美元。


指数基金费率更低,长期的复利效果更显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运营成本占比越来越小,于是,基金的费率越来越低。


先锋领航集团自称,在1995年为其指数基金持有人节省近3亿美元。


“指数就像看着油漆变干一样,它非常无聊。它恰好发生了,而且在过去40年,最好的、最耀眼的人才也不会像最广泛的指数一样,在长时期内提供这么高的回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aul Samuelson很推崇博格。


如今,先锋领航管理的5.9万亿美元资产中,70%以上是指数基金。



3

 往昔 

博格的创业历程,就是一部美国公募基金史。


前述威灵顿基金的创始人摩根是博格早期的伯乐。到了1974年1月底,因为一场失败的并购案,当时已经是威灵顿基金总裁的博格在权利斗争中出局。


此时正是漫漫熊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1052高点暴跌至1974年2月的800点,并在1974年10月触及580点的底部。


1975年5月1日,先锋领航创立,博格做了一件离经叛道的事情:跳开传统的分销渠道、免佣金。


这是博格打造行业内费率最低的公司的策略的一部分。


当时,有同业德雷福斯Dreyfus印刷广告奚落他:

“免佣金?没门!”


当年的销售佣金高达8.5%,如今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博格执意要改变游戏规则。


在70年代的股债双杀里,是货币基金先撑起了先锋领航的半壁江山,到1981年底,其货币基金规模达到16亿美元,占比40%。


此外,传奇投资大师约翰·聂夫John Neff,当年在威灵顿基金权利斗争中唯一和博格站在一起的人,其管理的温莎基金资产规模从1975年末的3亿美元涨到1978年底的6亿美元,成为先锋领航旗下最大的基金,如日中天。


直到1981年夏,金融资产超级大牛市来了。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管理规模飙升长达15年,从9500亿美元上升到25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每年24%。


先锋领航登上了顶峰,资产从1980年的24亿美元上涨到1995年6月的1500亿美元,达年化31%,是公募基金公司中增长率最高的。


相当一部分增长来自于401(k)。截至1995年6月,先锋领航集团的机构业务资产已达700亿美元,几乎占公司管理资产总额的40%。


而博格在1977年的那个“免佣金”的决定,是不二功臣。



4

 博格其人其事 

“先锋领航”这个名字,取材于纳尔逊勋爵Horatio Nelson在1798年尼罗河之战中大败法国舰队时,当时主舰的名字:“先锋号HMS Vanguard”。


博格就像一个活在18世纪的男人,道德至上。


“可以说我就是一个传教士,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竭尽全力。” 博格评价道,先锋领航是行业里的独行侠,最珍贵的事情是坚守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珍贵的原则。



博格有严重的心脏病,早在1960年就被诊断出心肌梗塞,后来他始终清晰地记得1967年植入起搏器手术那噩梦般的情景。


但是,博格依然变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周工作6-7天,每天工作13个小时。医生曾预测他活不过40岁,他最终走到了89岁。


博格好斗、强势、自以为是。这样的博格,才会有常人难以匹及的勇气去反抗潮流。


“这个行业增长所产生的收益,都被基金公司而不是基金持有人赚走了。”博格的一生都在反对这一点。


1974年,在博格的眼中,先锋领航的创立就像是道德伦理剧的最后一幕,是一场行业的颠覆运动。


他最终做到了。


参考资料 

1.《约翰·博格与先锋集团:一个人改变一个行业》 作者| Robert Slater  翻译| 博格Fans团

2. 《全球最大基金公司创始人 约翰博格为何并不是一个有钱人?》 作者 | 望京博格

3. 《美国股债双杀,约翰博格却靠它站稳脚跟》 作者 | 银行螺丝钉


-END-

本文由金融圈女神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