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往事:疫情与直播漩涡之下的南北商业逻辑之争
资本 白沟往事:疫情与直播漩涡之下的南北商业逻辑之争 资本 | 2020-04-13 11:10 白沟往事:疫情与直播漩涡之下的南北商业逻辑之争 财经无忌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十三叔 | 

花花梓 | 

                                                           

当大量怀揣着主播梦,幻想着一夜暴富梦想的人们争先恐后涌入义乌的时候,远在1300多公里外的北方小镇——白沟,也希望挣扎着从疫情的影响中慢慢苏醒。

隶属于河北保定的白沟镇紧邻雄安新区,主要产业是箱包生产和加工。白沟的箱包产业规模庞大,且上下游完善。据不完全统计,从白沟镇走向世界各地的箱包,占全国箱包总生产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除了箱包之外,这里还有拥有服装及日用品市场,并且同样具有庞大的规模和体量。

与义乌在南方的知名度一样,白沟也被外贸行业从业者称之为“北方义乌”。

“南义乌,北白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2020年,白沟当地市场的箱包生产和交易停滞了近两个月,4月初开始慢慢复苏。就像义乌一样,大量白沟商人开始尝试通过直播来进行“自救”。

疫情带来了危机,直播带来了机会。理论上来说,白沟与义乌,再一次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然而,三个月之后,南北两地差异再现。这段往事,恰恰蕴含着中国南北方经济差异的底层逻辑。


 白沟人的“自救”

“这是本来要出口到欧洲的挎包,但是那边疫情影响严重,客户延期了订单。我现在急需回笼资金,所以打折出售。”这是白沟当地箱包企业主陆明海直播时,重复率最高的一句话。

最近一段时间,陆明海经常去工厂院子东侧的大库房里做直播。一千多平米的箱包仓库经过简单的整理之后,成了他和同事们的直播间,背后货架上积压的十几万只箱包就是他要卖的商品。

陆明海和他的同事们一边和网友们聊着天,一边将手中的皮包拉链拉开又拉上。他们在不断向网友介绍着皮包的材质和工艺。

“我做外贸订单做了8年,在欧美有很多客户,包包的质量大家绝对放心。”持续近一个月的直播,让陆明海感到嗓子有些沙哑和疼痛。

在这个50多人规模的箱包工厂里,和陆明海一起做直播的还有十来个年轻的同事。


“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今年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难’。”一场直播结束后,陆明海坐在仓库门口的椅子上,随手点着了一根烟。

按照陆明海的话说,让他做直播,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3月中旬开始搞直播,本来想让员工做,但是大家都比较腼腆,所以我只能带头干。”

一个月前,在已经持续一个月没有订单的情况下,陆明海无法再持续这种煎熬,终于做出了决定——所有非生产线的员工,包括他自己在内,全部搞直播卖货。

“国外订单进不来,国内采购商压力大,现在只能自己找出路。”工人工资、银行的贷款利息是陆明海现如今头疼的问题。工厂如果没有钱进账,他面临的将会是破产的危机。

与陆明海情况相同的企业和商户,在白沟当地还有很多。在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同时,国外疫情的却出现了蔓延的趋势,国内市场的需求放缓,国外订单也受到了影响。一些主攻外贸的箱包企业急切地将出路瞄准到国内市场,试图寻求突破。


有人在尝试着在社交电商平台上开店,有人尝试着在直播平台上开直播卖货,也有人通过各种人脉和关系找到一些网红带货达人,试着把积压在仓库的货物赶紧“甩”出去。

“不想办法的话,仓库里的包很快就会变成一堆没用的‘废品’,到时候,你就是两折、三折往外卖,人家都不想要。”当地一家专门生产女包企业老板刘丽说道,与服装款式一样,箱包的款式每年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一旦一款箱包被淘汰,生产出来的货物就会出现滞销,只能低价流通到尾货市场。

与此同时,当地市场的经营商户以及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箱包生产作坊,也把直播当成了救命稻草。

据媒体报道,当地白沟新城电子商务协会也积极帮助箱包企业解决滞销难题,除了对接电商平台资源之外,还开展“云课堂”,进行直播人才、账号开通等培训服务,为的是让品牌商家、实体工厂、线下店做到能直播、能卖货。

慢热的白沟

羡慕着义乌

不过,与义乌直播带货的热闹场景相比较起来,白沟的直播带货还处在慢热阶段。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环境、人心、政府的态度。

“整个市场是在4月初才‘解禁’的,之前的2个月当地的村子和市场是封闭的,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比浙江严格的多。”一位家在浙江的商户说,他2月份回到白沟之后,集中隔离了一段时间,又回到白沟的家中继续隔离,整体隔离时间持续了将近1个月。在这1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等待,他几乎什么事情也不能做。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人这样评价当地政府的严格。

“实际上,工厂就在村子里,工人就是村民,一开始生产条件是具备的,但是不让开工。等到让开工的时候,没有订单了。”陆明海说。

3月,随着市场的“解禁”,在白沟贴吧上,求职和招聘的信息变得多了起来。但是,作为一个系统,行业的恢复没那么快。工厂停工,销售档口停业,物流停滞,每一个齿轮想要重新转动都不容易。



像陆明海一样的企业和商户,寄望于直播,开始尝试着招募一些有经验的主播和电商运营人员。但相比库存,这只是杯水车薪。

更令人不解的,是商人的韧性。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搏一搏,单车变兰博”的义乌商人把这次疫情看成了机遇,而白沟的很多商人却把疫情当成了压力。


很多人选择了“逃离”白沟。“家里有一辆货车,主要是跑国内箱包运输,疫情期间的箱包销售大不如以前,所以,很多像我一样跑货运的人,开始转行跑生鲜运输。”相比较箱包来说,生鲜产品最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对运输的车辆需求也逐渐增多起来。货车司机刘鹏半个月前,开始了他的新业务。

白沟的女婿郑龙曾在当地有一个小规模的帆布包工厂,在加工的帆布包的同时,他也将一些零散的活分派给村民做加工。而疫情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接到单子。为了生存,郑龙关掉了家里的小工厂,前往石家庄去打工。与他结伴而行的,还有同村的几个年轻人。

“家里需要钱,先出去挣点钱,等环境好一些再回来。”郑龙说。

即使是留下来的白沟商户,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略显沉寂。当地一家商贸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产品这一块组织好了,商城环境组织好了,我们个人防护这一块也都组织好了,就等八方宾客了。”

陆明海也坦言,与义乌的活跃氛围相比,白沟当地的反应的确有些迟钝。“大家似乎都在等待着市场的好转。”

“箱包效应”背后的南北差异

白沟的箱包加工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借助白沟靠近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优势,这里曾经生长起很多大小商号,伴随着商业的兴起和繁荣,白沟的箱包业也开始萌芽,口袋铺、柜箱铺开始兴盛,同时也出现了从事专业从事木箱、口袋和褡裢的人。后因复杂的历史原因,白沟箱包在当地市场淡出。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白沟的箱包产业再次萌芽,后来,在当地政府开始介入下,白沟的小商品市场逐渐繁荣,不久后,白沟的箱包业进入狂热发展期,一度达到“家家做箱包、人人搞推销”的繁荣景象。


如今,以白沟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几个县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箱包生产加工及销售产业链。比如,白沟镇紧邻的蠡县发展生产皮革制品、雄县则发展印染、定兴县等地也出现很多箱包缝制、组装及配件大中小规模工厂,甚至河南部分地区也出现很多箱包生产企业来供应白沟市场的需求。

当地完善的箱包产业链以及廉价的用工成本,将商业嗅觉敏锐的广东、福建和浙江一带的商人吸引到白沟。白沟的箱包市场就此也开辟出更多的销售路径。

“以前,很多义乌的老板来采购箱包,现在,他们索性带着销售资源来到当地办公场所、租门面,将生意开在了工厂门口。”白沟一位从事多年箱包生产销售的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曾和同行做过一些统计和分析,白沟当地从事箱包生产和销售生意的人中,有三分之一的老板是“南方人”。

二十世纪初,白沟的箱包开始大规模的走向国际市场。


像陆明海一样的年轻人,在外地读书之后,回来借助家中的箱包生产资源,开始打开箱包网络销售和外贸市场。

随着南方沿海城市的商户涌入和当地年轻的“包二代”们对传统销售模式的改革,白沟的箱包产业有了更大的飞跃。


“疫情前,箱包根本就不愁卖,只要你有货,就不怕卖出去。”说起之前的生意,陆明海又激动起来,嗓门也随之提高。

白沟带动的不仅仅是周边,就连山海关以外的东三省也有很多人借助箱包产业链发了家。“在当地,做物流的基本上都是东北人。”白沟镇箱包市场的一位商户说,最早期,白沟人忙于生产和加工,运输这类比较辛苦的活就由外来的东北人承接下来,随着当地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物流形成一定的规模,当年卖苦力的一些东北人也因此发了家。

据当地权威媒体报道,经过40多年的发展,白沟箱包产业现已形成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加工制造、产品展示和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辐射周边6个县(市)、55个乡镇、500多个自然村,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

从白沟的历史来看,自然生长是一个贴切的形容词,这让白沟在承平时节有了跟义乌一样的活力,但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跑的快的,未必是历史久的。

在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下,白沟市场是否能够快速突破,已经不完全是市场环境与普通商户的个体能动性所能决定的了。

近些年,南方经济活力明显超过北方,这与当地灵活的政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此外,当地龙头及标杆企业的带头作用也很明显——在直播这件事上,义乌就紧密连接着淘宝,而白沟,还在摸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END-

本文由财经无忌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