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小店,保民生 | 后疫情时代,谁在守护50,000,000人间烟火
社交 保小店,保民生 | 后疫情时代,谁在守护50,000,000人间烟火 社交 | 2020-06-30 09:29 保小店,保民生 | 后疫情时代,谁在守护50,000,000人间烟火 进击波财经

遇山开山

遇山开山


1980年10月7日,北京时值初秋,银杏渐黄,铺成一地锦绣。


那天的《北京晚报》上刊登了一则特别的新闻:本市城区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


开业当天门庭若市,各国记者络绎不绝,有几位记者因为没吃到开张的第一顿饭,竟然就不走了,直到吃上一碗打卤面才肯罢休。


美国合众社记者尤步乐这样写道:“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这家饭馆的主人是郭培基和刘桂仙两口子。饭馆开业前,他们“一家七口盖两床被子”,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刘桂仙便一心想要开个饭馆,去工商局软磨硬泡了好久,才拿到了个体餐饮工商执照。


于是这悦宾饭馆也就成了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

 


披荆开放好梦圆


悦宾开业的同年,一位老人看到了安徽商贩“傻子瓜子”的调查报告,当时就对个体经济发展给予肯定,并对一些争论表示“放一放”和“看一看”。


同样是这一年,温州街头卖纽扣的章华妹获得了第一张手工营业执照,两年后温州的个体工商企业注册超过10万,最早的这批“万元户”带动了温州经济。


是以,1980年前后,是中国发展的起承转合之点。


此后的中国,餐饮店、小卖部、五金店、宾馆、修车铺等小商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时至今日,我还是很喜欢去各种“小地方”或者大城市的角落走走停停,上海的安义夜巷,北京的南锣鼓巷,又或是不知名的灯会庙会,烧烤一条街。



在这些场景下,人生不如意的十之八九,连同那如意的一二都可暂且抛却,左手边是泛着泡沫的啤酒,右手边是一把滋滋冒油的羊肉串。


人声鼎沸夜如昼,那街市堪堪就在眼前。



研究商业,不能只迷恋风口和宏观的行业,不能痴迷宏大叙事,我们得去看看颗粒度更小的个体,看看那些更贴近中国大地的人事物。


它们掩于鳞次栉比的大厦间,散落在小城的每一处,是最抚凡心的人间烟火。


2018年央行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到:2017年中国有6000多万个体工商户,2000多万的小微企业法人。这些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要知道,在中国,任何庞大的商业机构都绝无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营生,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通过“做小生意”去生活。


这些人出身草莽,在660个城市、69万村落的街头巷尾里白手起家,夙兴夜寐。他们的悲欢离合、坚韧拼搏构成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最小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韧性所在。

 


桑田碧海须臾间


30年的草莽创业后,是什么让中国商业实现弯道超车,用十年时间立于世界之巅?


答案是:广袤的市场蕴含着巨量需求,从而撬动技术应用,分摊巨额成本,带来各种意义上的平权。


在欧洲,你会发现信用卡是高度普及的,在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办得到信用卡。但是智能手机普及啊,又便宜,充话费就能送,你可能没有微博,可能没有QQ,但你必然拥有微信。


以至于地铁口卖红薯的大爷,路边的锁匠师傅都能用微信支付来收款和管理消费者。



这是经营层面的科技平权。买卖实名、流水一目了然,任何人都能实现数字化经营。


中国的移动支付相比欧洲顺利完成了弯道超车,他们也看不到移动支付带来的后端的创新应用。短短几年时间,小店经济、电商,乃至整个移动互联网,他们没一个能赶上的了。


今日之中国,即使身处贫困村,也能通过拼多多的助农活动将自家水果卖到全国,即使囊中羞涩,也能买到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如果想获得更多关注,那么快手可以成为你的舞台。


这些是科技带来的交易平权,价格平权和注意力平权。


无论是哪一种,背后的核心逻辑都是以移动支付、发达的物流、优秀的冷链、中国制造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拥有足够多想象空间的中国新基建。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大众感知不到消费时间是如何延长的,消费场景延展到哪个空间了,他们只会感觉到在这个时代,花钱的机会和欲望好像越来越多了。


毫无疑问,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一旦提振,经济必然走上坡路。


同时,带来的风险也更多,大环境对于突发变量的震荡也更明显。


今年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小店、风控与普惠


最近疫情在某些地方又有抬头的迹象。


餐饮经营者们本来都以为要绝处逢生了,结果一夜回到解放前。


做面对面交付的线下生意,没有客流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通常来说,像场地、供应链等问题,你能通过各种办法,通过现代科技(如微信解决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等),甚至是砸钱的方式来解决,但消费者不敢出门逛街,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疫情的可怕之处在于大众得了PTSD,稍有一点不妙的苗头,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无论小商户还是大连锁,无论上座率恢复到多少,一切归零。


张文宏日前在一个艺术研讨会上也说了,每一部电影停掉以后,都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被打折。


而每一个小商户停业之后,都是一个家庭的谋生之路被中断。


6月1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出席2020年陆家嘴论坛时重点强调要更好地发挥保险特有的抗风险作用,扩大风险保障覆盖面,增加营业中断险等产品的供给,针对薄弱环节推出更多险种。


其实早在6月上旬,微保就上线了全国第一款面向所有商贩的营业中断金保险,弥补小商户因自身或配偶跌倒摔伤、烧伤烫伤等意外情况或是遇到暴雨、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疫情原因导致的短暂停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款保险的最特别之处除了它是免费的,还在于每一个小摊主,不论有无营业执照、经营许可,凭借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就能申领。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对冲,花钱来增加自己抗风险的能力,这是符合逻辑的。


微保创造性地推出这款免费的营业中断金保险,自己承担成本,是在向业内和大众传递一个信息——小商户也需要享受平等保障。因为长久以来,中小商家的保险成本高、利润薄,是传统保险公司难以攻坚的长尾市场。微保此举一方面填补了小商户保障在营业和个人健康的风险空白,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商业保险从未停止对普惠的追求。

 

强化“险商”


如果你是坐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从未在保险行业浸淫,更没深度接触过小商户,可能难以对“平等保障”、“普惠”这类说辞有切身体会,甚至还会怀疑这个免费产品是否另有蹊跷,或者说有没有吸引客户的目的?


微保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一款免费的保险产品如果能把尽可能多的小商户领进保险的大门,亦不失为一件好事。


因为绝大多数中国的小商户家庭是没什么“险商”的。


什么叫没有险商?


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姑姑,在平安干了三年,在泰康做了18年,算是古早的保险代理人。


两年前,她劝一个做餐饮的个体户朋友买重疾险,保险都买好了,老公知道后不同意,闹着去公司退掉了,结果一年后这个朋友被查出宫颈癌,店关了,房子卖了看病。如果那个重疾险没有退的话,有50万的保额,并且150万的医疗费用全报,不至于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这类“后悔药”的故事在从业5年以上的保险代理人那里可能不胜枚举。


不想为不确定的未来投资,这是缺乏险商的重要体现。


2020《码上经济影响力报告》显示,2019年微信生态带来的码上经济规模达8.58万亿元,小程序全年创造8000亿交易额,微信支付个体商户与商家占全国79.4%,微信支付的生态正在沉淀越来越多的个体商户与商家,可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从业者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


小商户不愿意花钱去增加抗风险的能力,是因为他们赚钱不易,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也不会太在意。


他们脆弱又坚强,却是最需要保障的那一类人。

 

个体户做生意,身体才是本钱,进货、成品、配送等环节事必躬亲,有可能被烫伤,有可能被狗咬,也有可能搬东西砸到脚。


只有让足够多的小商户们先体验,让他们在未来面对风险时意识到,原来保险就是暴雨倾盆下给他们遮挡的那把伞,虽无法唤来晴日,却可为他们的营生保驾护航。

 

人间烟火的守护者


在疫情开始的头两个月,微保就对医护人员、药师、被停业的中小商户等人群推出了十多款产品,微保公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他们累计保障了超过1500万人,其中有67位小商户获得了微保的理赔和慰问金,理赔金额达到107万。


107万虽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每个在疫情面前陷入黑暗的家庭来说,都是暗室逢灯。


中小商户赔付案例中,55%来自湖北省,武汉市占比高达35%,是以早在微信支付“全国小店烟火计划”启动之前,微保就已经为湖北的小商户送上了可靠的守护。


让传统保险未能充分覆盖的小商户,在互联网生态里找到“保障的归宿”, 借助现代科技让他们真正享有保障平权,对于微保而言,“人间烟火的守护者”不只是一种使命,更是一份责任和承诺。

 


何谓经济?官方说法是经世济民。这是古代贤士的立世准则。


放在2020的语境下,“烟火气”三字足以解释。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烟火气回来了,百姓的日子才算回来。


衡量一种经济模式,从不在有多少巨头,有多少震撼人心的商业大战,而是在于能否让更多的人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更有保障、有安全感的人生。

 

编辑:李承泽

总编:沈帅波

<end>

-END-

本文由进击波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