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女孩毕业要不要去余杭?
社交 北大考古女孩毕业要不要去余杭? 社交 | 2020-08-07 09:42 北大考古女孩毕业要不要去余杭? 老斯基财经

我们对清北生去街道办这事可能有误解。


我们对清北生去街道办这事可能有误解。


 

距北大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只有几天时间了。

 

钟芳蓉终于可以静一静,收拾收拾行李,准备上学了。

 

前不久,这位考出676高分的湖南留守小姑娘,因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让瓜众们炸了锅。

 

劝她不学考古的建议铺天盖地般涌来:


你可是全省文科第四名耶,北大哪个专业还不是随你去挑?


知道鲤鱼为啥跃龙门不?你都鱼上鱼了,为啥还选冷板凳?


你这非富非贵的家庭出身,学点来钱快的金融学它不香吗?



但小钟同学一句“我觉得喜欢就够了”,把这些建议全都挡在门外。

 

当然,各种力挺的声音也没有缺席。

 

最大的力挺莫过于“敦煌的女儿”、小钟的偶像——樊锦诗先生的赠书与信笺。

 

此外,半个考古圈送来近50斤的豪华大礼包,让这位“考古界团宠”有点受宠若惊。

 

据说,连毕业套装都提前准备好了。

 


喧嚣的时代可能放过小钟同学,许她一张安静的书桌,但任何时代都不会轻易放过清华北大。

 

“清北”二字,就是热点,就是流量。

 

这不,杭州市余杭区人事部门做梦也没想到,一份2018年的招聘名单莫名其妙地火了。

 

这份名单中,清一色的清北学子,学历均为硕博,其中数人下沉至基层街道办,更不乏堂堂北大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博士。

                 

让瓜众不解的是,动辄探究地球运转奥义、生物演化秘密的准科学家,咋就“甘心”到地表最小行政单位之一——街道办——来“为人民服务”呢?

 

天平的两端,一端是被誉为“人中龙凤”的清北学子,另一端是想象中“大妈扎堆”的街道办。

 

怎么看,也不平衡啊。

 

平平无奇的低行政级别单位,却坐拥一大批中国顶配学历的工作人员。

 

这感觉,就像你在杭州街头招手,拦下一辆你眼中的出租车,问司机:“师傅,去银泰城多少钱?”

 

司机笑笑说,正好顺路,不要钱,捎你一段。

 

下车一查,我勒个去,迈巴赫S680双调经典定制版。

 

同样,你哪知道,坐你对面的这小伙子/小姑娘,耐心听完了你的絮絮叨叨,全程保持着礼貌的微笑,而在高考/考研/考博的战场上,这些学霸们不知道甩瓜众多少条街。

 

所以,有人就说了,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要努力读书上清北,将来才有机会考街道办事处

 

这话说得有点戏谑,却道出了一个实情。

 

街道办来了清北生。

 

当初甩出几条街,现在同住一条街。

 

更巧的是,你还是被管理服务对象。

 

奇怪吗?

 

也不奇怪。

 

别人是考得好,至于你嘛,可能是投胎投得好。

 

余杭区“高攀”了吗?

 

清北生“低就”了吗?

 

也不是这么一回事。

 

明眼人一看就说,这又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人与人不同,街与街也不同。

 

你觉得是一批又一批的清北生挤破头要来余杭,实际上是“抢人狂魔”余杭主动出击的赫赫战果。

 

你黎叔,不是早就说过,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可以说,浙江“抢人大战”最大的功臣是杭州,而杭州最大的功臣非余杭莫属。

 

这些名单上的精英们,都是余杭定点面向清北毕业生招聘的党政机关储备人才。

 

并且已经连续如此操作好些年了。

 

目前,他们不仅把目标锁定国内,还扩及海外人才。

 

自2018年以来,余杭区累计引进“清北人才”116人、“海外人才”38人。



余杭负责阳光雨露,人才负责茁壮成长。

       

 

不难看得出余杭的野望,不仅要做人才“抽水机”,还要修人才“大水库”。

 

那么,又为什么偏偏是余杭?

 

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公号都叫老斯基,也不是所有街道都叫××街。

 

它可能是金钱永不眠的美国华尔街,也可能是各大行总部云集的北京金融街,也可能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所在的余杭五常街。

 

这里虽是行政序列中的基层,却是互联网江湖的高地。

 

同样的,这里的街道工作人员,要对接的可是中国数字经济的领头羊。

 

没有几把刷子,可能还真玩不转。

 

另一个与之齐名的区,恐怕要属深圳市的南山区了。

 

瓜众也别忙着吃惊,南山区某街道办的副主任罗林姣还是哈佛大学的物理系博士后、南京大学副教授。

   

在五常街道的路口,没准你拦下的那辆迈巴赫版出租车,后排摇下车窗有可能就是马老师。

 

或许一分钟的对话,就能成就一段佳话。

 

据了解:

2019年,余杭区全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4家,全区国高企总数首次突破1000家,全区上市企业累计达到2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到65家。



余杭这“浙江经济第一区”的新科状元也是货真价实的,可不是雷州某雷人考生花3000块钱办来的假清华录取通知书!

              

所以啊,忘了家门口那条高德地图上还待补充信息的无名小街吧。

 

也赶紧给自己的刻板印象刷新一下认知,你还真以为现在的街道办就是“大妈集散地,闲人养成所”啊!

 

时代不同了。

 

再也不能“一张报纸一杯茶,吹吹牛逼看晚霞”


你若有嘉木,良禽便肯栖。

 

有心筑佳巢,必引凤凰来。

 

对于前来应聘、落户余杭的清北生来说,要编制有编制(体制加持),要前景有前景(仕途看好),要钱景也有钱景(待遇优渥)。

 

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拒绝的理由嘛!

       

更何况择业就业本来就带有个人色彩,“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这样的my own business,哪有什么绝对世俗意义上的好与坏?

 

北大毕业的可以去卖猪肉,清华毕业的为什么就不能去摆地摊?

 

星爷不是也说了,哪里轮到你这个××来反对!

               

别再上知乎去提什么“清北毕业去街道办工作是什么感觉”了。

 

斯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无论什么感觉,那都是个体的感觉。

 

工作难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不能说连清北生都去街道办了就意味着工作更难找了。

 

余杭自信配得起清北生,清北生也没觉得是错付了。

 

同样,也不是说有了清北身份,就自然被请进门来。

 

逢进必考,清北生也是要考的呀。

       

      

两次“清北招聘”累计接受报名555人次,共接待面试考生359人次。其中,余杭区委组织部计划招聘4人,报名人数107人,报录比达1:27。

此外,莫非还真有人觉得,到了基层就是糟践人才吗?真就是大材小用吗?

               

别的不说,不懂基层,何以懂中国?

 

没有基层任职的历练,不靠群众工作锤炼自我,不接触社会百态,不接受现实拷打,哪会对中国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产生体悟与认同?

 

水电站,小山沟,可都是见证和诠释过什么叫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在这个时代,动动嘴总比动动脑容易得多

 

信息高速公路上,少不了有些人形ETC,一言不合就自动抬扛。

 

疫情初期,有公众号被质疑“你做了什么你就批评?!”于是号主有理有据地说起了那些在她看来本没有必要说起的抗疫募捐事宜。

        

号主还说了,既然有蛆叮住不放,只能剖腹自我表扬。

 

极度真诚,又特别无奈。

 

同样的,这一次,有酸柠檬。

 

什么较少清北本科土著,什么科研混不下去才去之类的。

               

也有键盘侠。

 

说什么埋没了寒窗苦读的多年努力,泯然众人地在体制内靠每天摸鱼了此余生。

               

还有人说,好像嗅到了权力的味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有时候,在学会思考之前,学会闭嘴可能更重要。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且让斯基来看看,他们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成天摸鱼呢?

 

任职于闲林街道的北大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陈吉(男,1990年出生,浙江金华人)在疫情期间破题基层治理方面有着出色表现。

他发挥所学专业优势,自主开发疫情信息扫码填报程序。后该程序被升级为“余杭绿码”得到推广。目前,他本人被借调到杭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门从事“人才码”方面的工作。

  



担任余杭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北大护理学硕士崔航菁(女,1993年出生,山西洪洞人),曾在2019年于外地旅游期间,因救助外国游客的善举而被外国组织授予荣誉证书。

               

好像也不是天天摸鱼嘛。

 

对了,不好意思,也让酸柠檬失望了,崔同学2010年9月以590分的高分,考入北大医学部,是正儿八经的北大本科。

 

还有那位说科研混不下去才来的,也顺便告诉你,去五常街道的北大生物学博士,目前又重返高校,以优秀人才的身份被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

        

那么,钟芳蓉毕业要不要去余杭呢?

 

反正斯基倒是看到这样一则招聘信息。

        

       

不过良渚博物馆这次好像没有跟风送小钟同学礼物?!

 

会不会有朝一日上演敦煌PK余杭的考古抢人大作战?!

 

这,斯基可不知道。

 

万一,她改行了呢?

 

万一,她出国了呢?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玛瑙斯基


-END-

本文由老斯基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