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国产替代,一个确定性的投资逻辑
资本 消费的国产替代,一个确定性的投资逻辑 资本 | 2020-09-01 10:14 消费的国产替代,一个确定性的投资逻辑 月球密探阿波罗

消费的国产替代。

阿波罗计划-No.9

                                                                                                                                                            

今天谈一谈消费股。

用最近流行的话说,这是A股最好的赛道。凡是道儿上的,最近已经无视估值束缚,涨到持有者窃喜,踏空者流泪。

不过我却不谈人人皆爱的茅台海天,而是一个新话题:消费的国产替代。我认为,这是未来几年投资可选消费股最重要的逻辑。

都说内循环要搞国产替代,但替代也分很多种,有难有易。

供给端的国产替代,以半导体和安可的大规模替代为代表,难;而消费端的国产替代,相对容易。

消费端国产替代如何做到?

我将其总结为两种,一是抓住消费转型时机,抢占增量市场(如饮料转型无糖下的元气森林等);二是把品牌溢价留在中国,提升国货利润率(如潮牌化的李宁等)。

每谈一个逻辑,我们都得考虑的是:通不通顺。所以这篇文章,我将从国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两方面,来论证国货替代这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有位老人说过,一家企业的成功除了考虑自身奋斗,还得考虑历史进程。

大趋势决定了行业的景气度,而现在,就是国货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我认为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都同时契合这句话。

先说宏观,当下经济增速在下台阶,居民财富从高增长趋于放缓,老龄化加剧。如我消费前篇中所谈,宏观变化必然影响群体行为,这会促进消费者趋于理性,转向类似三浦展所述的第三消费社会。奢侈品市场将从原来爆发式的增长转为平缓下降,反而高性价比的国产品牌,如果做的足够有吸引力,很容易收获青睐。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了,我绝对不会买国货,因为质量差。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念,但这个观念或者说偏见,一是暴露了年龄,二是彻底阻碍理解新国货的投资价值。

为什么?时间改变一代人,时间改变了主流观念,而现在的主力消费群体,也就是Z时代(95后),已经认同了国货消费。

以一个众所周知的事件为例,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当年很多父母再也没有给孩子买过一袋国产奶粉。照这么说,国产奶粉应该倒闭了,但事实是无论蒙牛伊利还是飞鹤,股价都一直稳稳向上。

很多人说这是大巨头伊利蒙牛趁乱抢占了残余市场份额,但这有个大前提,就是这十几年国产奶制品问题确实已经明显减少。

这个时间段长大的95后们,不再把国产对标低劣,对标妖魔鬼怪,反而因为华为大疆等很多甚至能反向输出的产品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我常在B站弹幕上看到年轻人这些溢出屏幕的自豪感,很多人不理解这种文化氛围,就像不理解国货被热捧一样。

消费的主力军,是随着时间逐渐更迭的,现在的主力是95后,年轻人的消费观才是未来的投资机会。

所以明白了嘛大人,时代变了。


2

大家都听过师夷长技以制夷,实际上细分到商业还有一句: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国内厂商正是这么做的。

消费品的竞争靠三点,品牌、产品和渠道,分开来说:

品牌认可,是溢价的基础。

相对于十几年前为国外品牌贴牌,近几年我国企业逐步转向打造国产自主品牌,受认可的国产品牌已经不胜枚举。

苹果入华时,如狼入室,有名有姓如中华酷联,依然毫无招架之力。如今华为小米一加等提价至苹果同档,依然有消费者买单。

再看现在,特斯拉走性价比路线,市场起初一片哀嚎,吓得蔚来股价跌得差点原地破产。一年之后再看,国产新能车三叉戟全部给到超百亿估值。这估值,不是给将将造出的万八辆车的,是给你中国的品牌,给你未来的市场。

人们愿意给国产品牌估值溢价的背后,离不开产品力的提升。

任正非曾公开说过:“不是买华为就等于爱国,用美国品牌就是不爱国,把它当做一个产品,好用就买,不好用就不买。”

这个态度是国货应有的对待产品的态度,是产品竞争的态度,而不是爱国绑架的态度。而好产品从何而来,离不开过去几十年韬光养晦的积累。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代工厂承接了来自外国的订单,成为全球工厂。如今我国企业想自己造高附加值的国货,正是靠这些留存的产业技术。年初,我曾说过,引入特斯拉,是激活中国制造的一枚棋子,正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产品力又不仅在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和文化底蕴。中国制造业,每一个产品都值得被重新做一遍

重新做的是什么,正是将原本毫无灵气的工艺品,赋予理念和文化,这是把品牌溢价留在中国的重中之重。

以我多次提及的小家电为例,很多人认为小熊电器除了产品颜值更高以外,毫无竞争力,这正是高看了技术的作用,小看了设计和文化的能量。

在Z时代的消费观里,产品的灵性在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是否愿意为其付出溢价来购买。网红商品的爆卖,被有些人称之为智商税,但他们大可以挥霍智商上的优越感,并不妨碍新国货们赚钱。

渠道力,与产品力不太一样,不能在同一纬度竞争。

和渠道完善经营几十年的宝洁、可口可乐等巨头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新品牌的渠道机遇在于互联网,在于手机,在于直播,在于新的营销策略。

截至目前,所有成功的新国货,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电商渠道营收的不断提升而做成的,是电商赋予了它们低价的拓宽渠道并加深了渠道下沉的机会。

同时,渠道转变也不只是简单的销售转为线上,还有营销模式的创新,直播带货的出现、小红书的种草、快手抖音的渗透,给了诸如完美日记等新国货机会。

3

如上所述,国货消费已经到了“一个能打,一个能挨”的阶段,那么到底哪些细分消费能有投资机会呢?正是文首提到的两个方向:

1)消费转型时机,抢占增量市场

小家电:小熊、新宝、九阳等

智能家居:石头科技、华米科技等

新能源汽车:蔚来、理想、小鹏等

TWS耳机:漫步者等

宠物经济:中宠、佩蒂等

无糖饮料:元气森林等

2)品牌溢价留在中国,提升国货利润率

小零食个性化: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

美妆高端化:珀莱雅、丸美股份、完美日记等

服饰潮牌化:太平鸟、李宁、安踏等

玩具IP化:泡泡玛特等

除了目前所列细分项,在这两个逻辑下,依然有无数的细分行业,当我们选定其中一个细分,就要更加细致的板块研究,从而选出非短期炒作,而是真正未来有机会的股票。

……

今天就说这么多,还想聊天儿的,评论区见。

-END-

本文由月球密探阿波罗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