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H!Action创投会项目评审,90后电影人都在拍什么?
文娱 独家| H!Action创投会项目评审,90后电影人都在拍什么? 文娱 | 2020-10-09 10:50 独家| H!Action创投会项目评审,90后电影人都在拍什么? 第一导演

能进35强,已经证明这些年轻创作者的项目有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采访、撰文/君伟


9月27日、28日,两天,评审时间总计16小时。

 

35个项目,主创一般两人,制片人+导演,来去之间60多个年轻创作者。

 

5位项目评审,从早到晚,全程听讲,每个项目进行讨论与给出意见。


 

这是2020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H!Action创投会项目评审现场,最终决出35进22,入选2020 H!Action创投会年度入围电影项目。

 

对很多年轻创作者,这两天的主题没有别的,只有电影。

 

能进35强,已经证明这些年轻创作者的项目有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项目评审”现场

但创投会也是一场残酷的拼杀。

 

跟比赛一样,而且这是淘汰赛,表现不好,发挥失常,都会影响这个项目能不能在这个地方再进一步。

 

止步于35,收拾妥当,重新出发。

 

杀进了22,平心静气,再接再厉。

 

就像陈洁老师说的,我们有我们生长阶段的局限性

 

但种子会发芽,小草会冒头,树会伸展枝干。

 

创作者们,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第一导演(ID:diyidy)在项目评审结束后,采访了两位评审老师,阿美、陈洁

 

阿美是《山楂树之恋》《地久天长》的编剧,陈洁是壹心娱乐创始合伙人


 阿美

陈洁

她们完整看完35个项目的剧本,听取完35个项目的路演,在讲述中对今年创投整体情况给出了她们的观点。

 

不只是对于今年参加海南 H!Action创投会项目评审的创作者们受用。

 

即使你没参加路演,没看过剧本,也没关系。

 

在二位评审的讲述中,已经上升到对行业里当下青年创作者的观察上,你会发现90后更年轻一代的青年创作者画像

 

以此为镜,反观自身。

 

也许,会让更多的青年创作者,更清醒,更笃定

 

01

对个性与特点突出的项目印象深刻

 

第一导演:这两天听路演,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项目?

 

阿美:印象深刻的项目都是看到创作者才华闪现的项目,个性和特点突出的项目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到印象深刻,我和朋友聊过一个现象,就是新的作者中涌现的一种创作倾向,我们姑且称之为“南方叙事”

 

中国电影这些年基本上是以北方叙事为主的,但是现在出现了江南地区、珠三角地区、福建地区为故事背景的一批新的创作者,表现出明显的南方气质和南方的人情伦理,我觉得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

 

陈洁: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微笑的大狐狸》,我从评审系统上看到故事的时候,就很喜欢这个人物。

 

因为我觉得一个好的故事,通常是由一个好的人物开始的,然后再加上这个人物其实对当下的中国蛮有意义的。

 

他其实是一个“无我”的人,可是我们很多当下的状况就是我们的“我”的诉求都很大,烦恼都是因“我”而起,所以我还蛮期待这样的一个人物能够用一个电影的方式得到好的体现。

《微笑的大狐狸》导演余皑磊、制片人戴妍提案陈述

 

从可爱度上来讲,印象比较深的是《竹马之交》,就是三个小孩儿和背后三个家庭的故事,它写的非常可爱、童真。

 

那天他们两个,一个制片人和一个导演,很年轻,会觉得他们对于电影这件事情有很美好的期许,蛮动人的。

《竹马之交》导演刘小通、制片人傅立斌提案陈述

02

导演年龄越来越小,高度重合怀旧向题材

 

第一导演:听完35个项目,整体的一个认识是怎样的?

 

阿美:我参加过今年的北影节创投、长春电影节的创投,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创投是我参加的第三次创投评审。

 

感觉新涌现出来的年轻创作者挺多的,创作状态非常积极活跃,导演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这次创投中最年轻的导演只有23岁,久美成列,而且他的项目《一个和四个》是WIP项目,基本都拍完了。除了他,好像还有两个24岁的导演。

 

这么年轻就开始了长片的创作,在我看来挺厉害的。当然这个年纪充满激情和活力,对于创作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

《一个和四个》导演久美成列、制片人王磊提案陈述

 

陈洁:整体感觉是海南创投的整体水平,其实是超出我的预期的。一个电影节第二年能做到这种水平,还是蛮令人赞美的。

 

从项目的本身来讲,会觉得题材和关注点上面,有点高度重合。比如说青春和儿童片,还有一些丧葬题材。

 

刚才我们几个人还在聊,是不是因为这一拨出生在95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有个特点是,他们会拍80年代、90年代这些东西,在我看来这是属于比较偏怀旧向的。

 

那个时光可能对他们来讲,是他们生命体验当中非常宝贵的一段时间,所以他们选择他们熟悉的切入点来写,也是蛮理解的。

 

03

有一些剧本,写了很多事,但本质上没有人和人的冲突

 

第一导演:这些剧本在题材或者表达上有什么共性么?

 

陈洁:剧本上面共性是他们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出发点,但是他们需要加强,需要用成熟的结构来支撑那个出发点。

 

我会觉得做电影其实是由人物和人物关系来组成的,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冲突性会构成一个剧本好看和一个电影好看的可能

 

有一些未入选的剧本,你觉得它也写了蛮多事的,但是本质上里头是没有人和人的冲突的,冲突其实不是外部行动上面,冲突其实是价值选择的不同。

 

我觉得基于人物价值选择不同而带来的冲突这方面的训练还不够,写的都是外部行为上面的冲突。

五位评审:顿河、李媛、韩杰、陈洁、阿美

 

阿美:共性是自我表达的东西比较多,在我看来自我表达很可贵,也比较容易写出彩。

 

但是因为经验和阅历的局限,我们看到很多创作者选择了儿童题材,这次一共有五六个儿童题材的项目,我也有点意外。

 

刚才我们还在聊,说为什么呢?

 

陈洁说从操作上来讲,因为儿童片做的成本可能比较低,比较好操作。

 

另外一个,我觉得年轻的创作者,他们的阅历相对有限,童年题材是一个以自己现在的经验可以审视、可以把握的领域。

 

他们写的童年,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系的,所以都能够表达得比较真诚。

 

另外就是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现实的项目比较集中,来源于热点社会话题、新闻事件的题材比较多一点。

 

比如这次出现了三四个跟丧葬、尸体有关的项目。殡葬行业相关也成了比较集中的一个选题。

《送别》导演陶明、制片人边媛提案陈述

 

第一导演:还挺奇怪的,大家挺年轻,怎么去想这些了?

 

阿美:可能是这个题材本身蕴含了很强的戏剧性,关系到生死,比较容易制造效果,比如黑色、荒诞元素。

 

当然他们的灵感,可能是根据一些新闻报道,非法运尸啊,个体经营太平间啊,类似这种故事。

 

关注现实、批判现实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创作方向,当然这类题材要做好难度也很大。

 

 

04

类型片要求高,但有一些年轻创作者正在尝试

 

第一导演:这次在在类型片上面的感受如何。

 

陈洁:类型片对于创作能力要求非常高。

 

如果我们回到类型创作上来讲,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类型属性的明确问题

 

你到底是写一个公路片,你到底写一个体育题材,还是一个青春成长,每个类型所对应的本质的创作规律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暴露出来早期的创作者们,认知不够充分,也不够有经验。

 

阿美:有几个按公路片类型去做的故事,公路片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电影类型,倒不是很意外。

 

还有几个试图按照类型片的方式去做的项目,总体不算多,问题也都比较突出。

 

比如说我觉得你关注了一个社会话题,但整个剧本读下来感受跟我看了一篇新闻报道差不多,就说明做得远远不够。

 

还有的作者试图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市场需求去构思项目,功利心比较强,功力却比较欠缺,也是令人遗憾的。

 

05

写父子关系的故事多,因为中国是一个父权社会

 

第一导演:有一些项目挺偏向父子关系的描写。

 

阿美:年轻导演的创作中,父子关系或者类父子关系的项目特别集中

 

我们也聊了一下,结论是因为现在的家庭里面,普遍来讲父亲都是缺席的。

 

但中国又是一个父权社会,父亲的位置又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小确的丧葬店》导演郭大路提案陈述

 

06

现在是女性上升阶段,在电影行业也是同步的

 

第一导演:其中有一些女性导演带来的项目,他们流露出一些新变化吗?

 

阿美:好几个,《筑巢》、《盛夏》、《狂飨曲》、《很土的豆》,就是女导演越来越多。

 

导演原来是一个男性为主体的行业,女导演是很边缘的。

 

但是现在女导演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很正常,我们处在一个女性上升的社会阶段,女性的力量、话语权都在上升

 

这在电影行业中也是同步的,女制片人就更多,我印象是占一半以上。

《扔你的猫》导演吴蔚峰、制片人钱艺妮提案陈述

第一导演:这些项目里女性视角有什么不同吗?

 

阿美:女导演一般来讲都是偏女性视角,她们会比较关注情感、家庭、女性成长的领域。

 

这次的几个女导演,基本上是以女性为主人公,围绕女性来创作。

 

比如《盛夏》就有明确的、带有很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的。

《盛夏》导演李婉钰、制片人马琳提案陈述

 

第一导演:年轻的创作者,关注历史题材的情况怎样?

阿美:年轻的创作者,可能他们的生活阅历还相对有限,驾驭这种题材也比较难。

 

他们可能还没到那个时候,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会对历史啊、社会啊,有一个整体的关注和思考。

 

这个阶段可能还是更会关注一些自己的成长、当下之类的问题,很正常。

 

07

一部电影成立的话,需要对人性的深入

 

第一导演:近一段时间年轻创作者剧本上流露出哪些共性的问题?

 

阿美:共性的缺点,我觉得还是因为创作经验的不足、不成熟。

 

比如说做类型片,可能对这种类型片的结构和诉求还没有完全掌握。

第一导演:文艺片呢?

 

阿美:可能是思考得不够深入,艺术性比较欠缺。

 

比如对所想表达的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浅层次,一些剧本的深度和分量,没有达到一部电影应该有的深度

 

另外一个,思路还是比较有局限,有一些作品感觉还是陷在一个比较僵化的套路里面,处在一个模仿的阶段。

 

有自己独特思考的,有比较创新的东西,相对还是少一些。

 

我们总想象年轻的创作者,应该有年轻一代独特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考,或者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语言方式,我看到了一些,但觉得不太够。

 

08

希望年轻创作者以更开放的心态听取建议,更认真地回到创作本体去磨炼

 

第一导演:针对年轻创作者的问题,对他们未来发展上有没有什么建议?

 

陈洁:我觉得我们不要轻易地用问题来概括他们,因为“问题”这个词蛮挺像贬义词的。

 

就比如说,他其实是由生长阶段的局限性带来的

就好像我其实做过八年的记者,当你今天面对我的时候,其实我就很清楚地知道你作为记者,你在你的职业生涯的哪一个阶段。

 

但我不会认为这是你的问题,因为你是面临着,在你的职业当中不断去学习的一个过程。

“项目评审”现场

所以对于创投的这些年轻的创作者,会觉得他们暴露出来的所有创作能力跟创作意图上面的欠缺,是他们目前这个阶段必然会有的。

 

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跟建议,同时,非常认真地回到创作本体去磨炼

 

因为首先它是一个技术活,通常说如果是一个类型片的话,它有非常明确的属于某一种类型片的创作规律,你需要相对成熟地掌握那些规律。

 

比如说公路片,什么叫公路片?公路片就是A点到B点,这个人其实本质上是有变化的。

 

如果是伙伴电影的话,公路片意味着所有的戏剧关系是这两个人之间的,做的最好的代表叫《泰囧》,你不能写一堆跟这两人没关的外部事件。

陈洁发言

因为外部事件就是我刚才讲的,它不进行人和人价值观的冲突,戏就不好看。

 

我们看戏不就是看人和人的冲突。冲突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价值选择嘛

 

写一堆外面的人来来回回,不触发价值观的冲撞,而且跟你的主角心灵震动的这种必然性关系不大,那肯定是不好看的。

 

所以这是基本的创作规律上面的,要不断地去像一个手艺人一样,不断地去把自己的手艺给练好了。

 

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大家都觉得说“我很主观,我就想这样,我认为就应该这样,观众应该就能懂”,没有“应该”的

附:

2020 H!Action创投会年度入围名单


-END-

本文由第一导演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