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三季度业绩背后,平安以科技之力驱动未来
资本 稳健的三季度业绩背后,平安以科技之力驱动未来 资本 | 2020-10-26 10:15 稳健的三季度业绩背后,平安以科技之力驱动未来 财经无忌

虽然受到疫情、信用风险上扬等因素的影响,但平安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10月27日晚,中国平安三季报出炉。虽然受到疫情、信用风险上扬等因素的影响,但平安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三季报显示,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86.92亿元,同比增长4.5%,延续了稳健增长的势头。

金融+科技的双引擎驱动,使得中国平安这艘金融航母即使在逆风中,也依然展示出强悍的盈利能力。

在寿险、健康险、产险、银行业务等传统金融板块持续稳健增长的同时,科技板块更是成为最大的亮点——前三季度科技业务总收入650.28亿元,同比增长8.3%。

今天,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世界范围内弯道超车的机遇。但在传统金融机构那里,“科技”的作用更像维护和支持,而不是创新驱动的引领因素。

但平安不太一样。这家公司从刚成立就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如今,平安对标的对象也早已不是中国的四大保险公司,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不是友邦这样的国际巨头,而是BAT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向科技而生,这是平安的基因;成为科技领导者,这是平安的选择。

一直以来,中国平安都在潜心讲述着一个科技的价值裂变故事。现在,这个故事正逐渐开始进入高潮。



在平安公布三季报后,众多券商纷纷给予了平安“买入”评级。

原因很简单,平安的三季报实在是太稳了。尽管整个保险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但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86.92亿元,同比增长4.5%;年化营运ROE为2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0.41亿元,同比下降20.5%,但下降幅度较上半年有所收窄。

在个人客户业务方面,三季报显示出的是业绩持续增长。截至9月末,个人客户数超2.14亿,较年初增长7.0%;客均合同数2.71个,较年初增长2.7%。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853万,同比增长2.5%。

在此前的平安半年报中显示,2020年上半年平安营运利润同比增速为1.15%,而由于第三季度的优异表现,这一数字已经提升至4.5%。这意味着平安在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之外,新的加速正在到来。

仔细阅读平安的三季报可以发现的是,平安在稳健之外不乏新亮点。

首先是传统金融板块中的改革因子正迸发新的活力。在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运利润754.46亿元,同比增长9.2%。这一成绩,是平安从2018年开始酝酿实施的寿险改革使然。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者需求、人口红利的变化,寿险行业传统模式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传统的依靠线下代理人的人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寿险的要求。为持续抓住中国寿险市场的高增长潜力,平安自2018年酝酿了一系列改革,从文化、模式、经营、产品、渠道五大方面全方位赋能升级业务队伍,打造全新寿险经营模式。目前,各改革项目已陆续开展试点,后续还将逐步全面推广。

在寿险改革正在推进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754.46亿元,同比增长9.2%的增幅好于半年报,说明寿险改革正展现出成效。




产险业务层面,则是规模稳健增长,业务品质可控。2020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平安产险仍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94.90亿元,同比增长11.5%。

银行业务也有优异表现。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65.64亿元,同比增长13.2%;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833.13亿元,同比增长16.2%。尤其第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6.11%,这也是公司单季度盈利的最高纪录。

第二个亮点是中国平安的线上化转型卓有成效。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的互联网用户数是57889万人,比年初的51550万人增长了12.3%。这一增速已经超过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的用户增速。这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们在国内互联网用户数上已经碰到了天花板,而中国平安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而最大的亮点,是中国平安的科技业务。三季报显示,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650.28亿元,增长8.3%。

其中,陆金所前三季度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9.1%至3782.78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9%至5357.88亿元。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其在线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8%,其最新市值1154亿港元,今年以来涨幅超过70%;

金融壹账通二季度营收达7.74亿元,同比增长48.4%。其最新市值83亿美元,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30%。

无论是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还是刚刚在纽约完成境外上市的陆金所,都只是平安在科技领域布局的一个“切口”。平安过去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经开始产生回报,并正在成为其增长重要的驱动力。

这背后是平安的科技能力持续深化。三季报还显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截至9月末,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8,037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较年初相比,增加了6,654项。

这意味着什么?2020年的平均每天都有25个专利申请。某种程度上说,平安在科技上专利的规模,甚至已远远超出了许多科技公司。难怪业内人士曾评价,平安是金融企业中最懂科技的,科技企业中最懂金融的。



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在谈到平安时,往往会搞不清楚平安到底是一家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

但现在答案已经清晰。平安是一家金融+科技双驱动的科技公司。

如果把目光向平安的最初回望,有一个有意思的小事,很能说明平安这家金融公司从一开始就带着科技基因——在电脑还很稀罕的1988年,平安的第一张保单就是用电脑出的单。

马明哲很早就意识到,在未来,科技公司将逐渐替代传统金融、制造类企业,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主力军。平安别无他路,未来必须要转型为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

过去20多年,平安一直将友邦、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参照系。近几年,平安已经将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作为重点对标对象。

平安一早就进入无人区,不断开启新征程。

站在平安的科技发展的角度,平安的整个科技转型与创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探索金融电商平台。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推出的PA18网站,通过网络销售保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阶段是利用科技改良金融服务。2002—2013年,这是平安信息化、流程化阶段,科技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提升效率,完成了基础的技术平台统一和应用系统建设,以及一系列的科技平台改造。

第三阶段是 “金融+科技”转型。2013年,掌门马明哲在当年的元旦致辞中明确提出“科技引领金融”概念,并写入当年的年度报告中。以此为开端,平安从一家保险公司开始向科技公司转型——中国平安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



陆金所九年磨一剑,日前完成上市

随后的三年里,平安在基础科技上大力投入,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开发出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区块链等科技应用,全面赋能产品、获客、服务、风控等金融主业的全流程。通过转型,从2013到2019年,平安的金融客户数量涨了3倍,互联网客户实现了十几倍的增长。

最新的阶段是探索“金融+生态”阶段。2016年,平安开始构建生态圈,到目前已构建涵盖“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等五大生态圈,同时培育出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金融壹账通、陆金所控股、汽车之家等科技独角兽。

一个中国平安的新引擎逐渐开始展现威力。

在金融服务生态圈,陆金所控股始终保持稳健增长。2017年-2019年,其营收由278.2亿增长至478.3亿,复合增长率为31.1%。营收增长的同时,陆金所的盈利能力也不断提升,其净利润率由2017年的21.7%提升至27.8%。

而比起单纯的业绩增长,陆金所的业务变化才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陆金所科技平台收入占比提升,公司基本完成了由金融公司向科技平台转型。




金融壹账通是中国领先的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服务超过18个国家及地区、3,700个金融机构。随着疫情加速推动金融机构各项业务数字化和构建“非接触金融”服务体系步伐,截至上半年,金融壹账通实现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48.4%,其中基于交易量和运营的收入为5.58亿元,得益于AI客服、智能救援等产品需求的增加,公司运营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达170.7%。

金融壹账通科技赋能成效显著,于2020年8月入选2020IDC中国Fintech50强榜单;于2020年9月荣获IFTA2019年度金融科技成就大奖(IFTA FinTech Achievement Awards 2019)数字银行奖项白金奖。

在医疗健康生态圈,平安好医生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打造未来中国规模最大、模式最领先、竞争壁垒最坚实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截至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累计服务3.46亿用户,月活超6730万人,日咨询量达83万,疫情高峰期间,平台的累计访问量超11.1亿人次,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7.4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在线医疗业务收入达6.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6.8%。2020年9月,平安好医生还正式推出“平安医家”子品牌,将旗下私家医生、医生工作台等服务整体升级,打造服务用户和医生的双平台。



在政府与机构服务端,平安智慧医疗联合国家权威机构打造“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系统,上线逾300个官方平台,为21个省和31个地市提供疫情动态查询服务,为1,5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新冠肺炎智能阅片服务,阅片量超4,000万张,出具单一智能分析结果平均仅需15秒。在支付端,平安医保科技打造智慧医保一体化平台,截至2020年9月末,已累计在9个省中标医保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青海、海南、广东等地。

在汽车服务生态圈,汽车之家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服务平台,围绕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及服务。

在智慧城市生态圈,平安智慧城市业务以科技赋能城市发展,提供一揽子智能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平安智慧城市业务已经布局政务、生活、交通、医疗、教育等众多板块,并已在国内143个城市和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落地推广。

如果说平安是一个科技巨人,那么这个巨人的迈出的每一步都来自于平安的“超级大脑”——平安科技。

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平安高科技内核,致力于将科技赋能金融,驱动生态,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子公司协同作用。多年探索之后,平安科技形成了以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为两大技术核心的应用平台解决方案集群,逐渐覆盖到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服务5亿+用户。

这个“超级大脑”中,每天有30000多人在思考,如何用技术改变和进化人们的生活。截至2020年9月末,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8037项,较年初增加6654项,并以超1500项金融科技专利申请,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这是平安的道路,也是可以想见的未来企业画像,在科技的连接与融合下,行业的边界和定义一再被打破和重新书写。



近些年,人们在谈到科技公司的愿景与使命时,有一个词被频繁使用,“科技向善”

硅谷曾经有一句话是“不作恶”,这是从科技伦理出发。科技公司也从事公益,这是科技赋能人心之善。而在平安这里,“向善”有着更丰富的含义。

平安有金融如何让中国经济和社会民生产生新的活力的“金融向善”,平安也有社会公益层面的“商业向善”,而在科技向善这里,平安也有自己的路径和方向——以技术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提升社会的效率,降低社会运营成本,推动人类的进步。



未来的金融更简单。客户从手机端发起需求,银行就可以用语音识别、OCR等技术在线上完成产品咨询服务、在线面审、材料搜集、合同签约等信贷业务全流程。这是平安金融壹账通推出的“无接触银行”解决方案。而未来,“无接触金融”服务会成为业内的标准形态。

未来的医疗更智能便捷。平安好医生的“AI Doctor”已经开启智能医疗时代,作为一个覆盖3000种常见疾病的AI系统,平安好医生的“AI Doctor”将预诊的流程逐步智能化,缩短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开具处方所需时间,显著提升医生问诊效率及诊断精度。除了“私家医生”以外,平安好医生还研发了AI+医疗成果的诸多黑科技,如“一分钟诊所”、互联网医院、“药店云”、脉诊仪以及包括各种智能设备,覆盖健康管理下的各类场景。

未来的汽车生态更丰富。平安入股汽车之家后,通过在“4+1”战略指引下,汽车之家覆盖车内容、车交易、车金融、车生活等围绕汽车服务的全场景,打造出基于数据和技术的完整闭环智能汽车生态。在C端,汽车之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专业、更精准的学车、看车、选车、买车、用车及出行汽车生活相关的全程服务。在B端,则是建立商家云平台。

未来的城市更有智慧。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出现与发展,人称“PATH”的四家中国企业——平安(P)、阿里巴巴(A)、腾讯(T)、华为(H)在智慧城市领域首当其冲。阿里巴巴主要以云为起点和支撑,参与建设城市大脑;华为更强调从5G端切入智慧城市数字基础建设;腾讯则更强调连接和赋能作用。而平安智慧城市则以另辟蹊径,以产品模式出发,将包含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在内的不同场景耦合在城市的智慧进程中。“整体化”和“产品化”,从最开始的业务设计,到最终的场景协同,都是一个足够具象的城市“产品模型”。

这些是平安给未来塑造的可能性。

平安也在一直重塑自己。在时间的流动中,平安终于变成了它希望的样子。与此同时,外界对平安的估值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今,分析师已经开始用“互联网的估值”方式,例如用户数量、App日活数、单个用户利润等衡量平安。

平安正在不断以科技赋能各个行业。这些未来的可能性,不仅是给作为一家全球性大企业的平安增添了市场未来的想象空间,更是为人类的生活扩展出丰富的想象力。



-END-

本文由财经无忌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