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金岁月》里上演“镀金时代”,每个普通人都是它的主角
文娱 在《流金岁月》里上演“镀金时代”,每个普通人都是它的主角 文娱 | 2021-01-13 10:03 在《流金岁月》里上演“镀金时代”,每个普通人都是它的主角 娱乐硬糖

“叔叔阿姨能不能接受,女儿在外面打拼,女婿在家里做一个全职爸爸?”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叔叔阿姨能不能接受,女儿在外面打拼,女婿在家里做一个全职爸爸?”一档谈话节目里,傅首尔走进上海著名的相亲角。“女主外,男主内”的话题抛出后,大爷大妈几乎全体出言驳斥。




抖音里的相亲角三连问,同样让人喘不过气。“年薪多少?”“有没有买车买房?”“户口是本地的吗?”加在年轻人的任务太多:买房、求职、婚恋……好像人生的所有大事,都要集中在30岁之前完成。30岁之后干嘛?大概就是循环往复这日复一日吧。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亲角只是人们观念碰撞的一隅。可到都市剧里就是另一番景象,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边说没钱一边住着一百多平米的公寓,硬糖君只想问这是在哪家租的房。

国产剧常飘云端,那些角色哪里吃过年轻人的苦?反而是《流金岁月》里蒋南孙和朱锁锁这对坎坷姐妹花,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她们身上终于有了普通人的影子,也留下了时代在她们骨子里镌刻的烙印。既是“流金岁月”里的两个普通人,也是普通人自己的“镀金时代”。




当“金手指”不再眷顾她们的命运,未来如何全靠个人抒写,现实主义之风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首要的经验也许是,要想角色不凡尔赛,先让他们遭受一番现实的“毒打”。

现实主义创作的平衡之道



富二代倒追灰姑娘,傻白甜逆袭职场路。穷小子创业遇贵人,女魔头事业无瓶颈。如果要做“白日梦”,国产剧曾是最佳选择。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悬浮描摹,一直是被观众诟病的老生常谈。

开年的《流金岁月》,用诸多现实议题和剧情的紧密结合,找到了艺术创作和求真求实的平衡之道。




“姐妹闯天下”的故事并不少见,但蒋南孙和朱锁锁在成长中遭遇的困境、收获的成长、观念的转变悉数呈现却让《流金岁月》显得异常稀缺。寄人篱下的朱锁锁(倪妮饰)想要有独立的居所,坐在门槛上望着月亮的孤独触动了多少有同样念头的年轻人?他们想要有个家,哪怕只是不太大的地方。





蒋南孙(刘诗诗饰)坚持替父还债,告别过去“小公主式”的锦衣玉食,是成长阵痛也是焕然新生。被家庭温室庇佑了二十多年,骤然面对社会才知道一蔬一饭得来不易。

“我当然想实现梦想,但我现在更想挣得比其他地方多一点的工资。哪怕多一千块、两千块都是好的。”当蒋南孙求职时说出这句话,成长的意义已无需赘言。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大概都经历过蒋南孙式的“梦想VS现实”的抉择。




《流金岁月》恰似一面时代之镜:角色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也是每个观众在生活里必须面对的抉择,这让剧情有了沉浸式代入体验。章安仁为了留校举报竞争者王永正,让人审视钻营取巧的现象;蒋南孙父亲举债炒股身败名裂,说明人生没有捷径。

朱锁锁在杨柯和叶谨言之间的摇摆,则是职场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要不要送蒋家奶奶去养老院,是现代家庭的难言之殇;王永正和蒋南孙曾经站在对立面,也许可以转换成一道《奇葩说》辩题:男朋友成为职场强敌,我要不要提分手?




大爷大妈讨论儿女婚恋,年轻人则喜欢在社交网络对热点各抒己见。现实主义的普适性,催生了《流金岁月》的高讨论度和剧集吸引力。作为一种社交货币,累计登榜微博热搜300余次、全网热搜1200余次的《流金岁月》充分说明了观众的八卦天性。从蒋家破产到围观小锁诞生,那叫一个真情实感!

纵观同期剧集市场,一骑绝尘的数据和口碑让《流金岁月》成了名副其实的开年大剧。上线以来,剧集11次登顶猫眼全网热度榜top1(连续8天日冠),爱奇艺热度总榜第一,微博话题#流金岁月#阅读量达57.4亿、讨论数达137.1万。

累计105.6万的弹幕数,充分说明了社会议题对于观众情绪的积极调动。无论是南孙和锁锁的神仙闺蜜情,还是“王孙贵族”CP发糖,抑或细腻感人的蒋氏祖孙家庭线,都是让观众目光被快速吸引从而上车追剧的亮点。在南孙守护锁锁产房时,类似“强烈要求孩子认南孙干妈”的弹幕,则是个体与群体共情的典型。




经典IP注入当代语境



写于90年代的《流金岁月》,不仅展现了大都会香港的繁荣,也揭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生存危机感。急速变动的价值观与人情冷暖,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亦舒原著刻录的是90年代的香港女性生活图景,那么剧版《流金岁月》的改编,则通过本土时代语境的注入,让故事在内容细节和价值内核上都有了与时俱进的焕活感。




不是说南孙和锁锁用上触屏手机就“进步”了,而是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都是当代的、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两位女主摆脱了常规的都市闺蜜情,不仅是生活里守望相助的好友,更是面对挫折和困境并肩作战的同盟军。当蒋南孙家庭变故,是锁锁给他们栖息之所。而当锁锁身怀六甲,则是南孙守护在侧。

观众在两人的经历中所看到的,不只是现代女性视角下的社会群像,更有女性走向真正独立的奋斗路径。在和谢宏祖的婚姻走到尽头后,朱锁锁重新走上擅长的销售岗位,业务精熟光彩照人;与王永正冰释前嫌后,蒋南孙做了地下图书馆给对方圆梦,理想和现实不再冲突抵牾。




“谁说我没变?我们都变了,变得更坚强。”结局蒋南孙说的话,也可以视作剧版对原著的寄语。在保留基本人物架构和风格情趣的同时,剧版《流金岁月》进行着新世代年轻人的价值言说和逐梦演绎。

王永正是理想主义者,在利益先行的社会保留着初心;谢宏祖是缺乏历练的富二代,在家族危机后扛起重担;章安仁和袁媛则是汲汲营营的功利主义者,虽然不讨喜但却是无法回避的切实存在。

人物群像的背后,《流金岁月》更像一本现实议题图鉴。不止提出问题,更用角色的奋力挣扎传递了解决问题的信心。朱锁锁跟着杨柯闯荡职场,收获的是美貌之外的生存技能。为了业绩陪谢宏祖通宵吃烧烤的情节,异常狼狈却让人敬佩。

蒋南孙反感章安仁的举报,是对不正之风的借机鞭挞。“我这顿饭吃什么不重要,但是你做人做事是不是问心无愧很重要。”她三观底子里的正,与现实中颇为流行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泾渭分明的。

《流金岁月》还探讨了“娜拉出走之后”的问题,蒋南孙鼓励母亲为自己而活,映射的是现实中女性的生活选择。如何摆脱妻子的身份、母亲的身份、儿媳的身份,只用自己的身份去生存?




剧集精准聚焦了诸多现实矛盾,让那些很少被剧集呈现的灰色地带被剖析开来,交由观众品评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流金岁月》的价值是剧集内容和观众参与共同建构的。

年轻观众的真正需求



一部流行作品,多少都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和观众审美的反映。从《流金岁月》大结局创热度新高来看,年轻观众的刚需可能就是“洞见真实”。不虚美,不悬浮,不掩恶,不遮丑,哪怕是残酷淋漓也好过胡编虚构。




真实感的来源,一方面是对于剧集真实体验的打造。用多元的生活场景,唤醒丰富的价值共鸣。家庭线,有温馨的家庭餐桌,也有“社会性死亡”的相亲,更有生离死别的不期而至;职场线,有雷厉风行的会议,也有觥筹交错的应酬,更有商场如战场的分秒必争;爱情线,有情到浓时的甜蜜,也有价值观不合的苦涩。

另一方面,真实感也源于参与感,互动选择+弹幕等新技术给用户创造了这种环境。过去,从剧集的拍摄制作到与观众见面,内容输出端(片方)与接受端(观众)的互动是相对延迟的。

而在爱奇艺播出《流金岁月》时,观众可以针对剧情的岔路走向做出自己的“互动选择题”。“父母不同意我的男朋友让我分手,我该怎么办?”“情侣三观不合,你觉得他们还有必要在一起吗?”“恋爱结婚不是做表格,谁分数高谁就胜出,你同意吗?”




针对“颜值高到底对工作有没有帮助?”的互动,有98%的参与者认为“颜值高有一定帮助”。观众颜控实锤了,咱们锁锁不是靠业务能力slay职场的吗?全新的互动方式,满足了观众的表达欲和探索欲。在人人都是发声筒的新媒介时代,《流金岁月》提供的表达出口恰逢其时。

《流金岁月》的研讨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分析:“这部剧之所以能赢得那么多观众的喜爱和思考,是因为观众能从中照见自身。”换言之,观众青睐的人物形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细腻可感甚至就在身边的真实代入。

这种代入无疑是从剧集价值到现实世界的延伸:剧中人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而我在现实世界践行着剧中人倡导的生活态度。在爱奇艺《了不起的女孩》的线下活动中,针对“你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女孩吗?”受访对象们同样表达了积极的认同。

“只要对自己所热爱的每一件事认真,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一位女孩如是说。活动中空降的“超自信银行”和镜像海报,成为女孩们的打卡圣地的同时,也实现了立体式观感联动与线上线下的同步共鸣。




应该说,把女性真正放入“成长时间线”的《流金岁月》,满足了观众从爱情、亲情、职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角度映照现实生活的多元需求。年轻观众镜像式的人物图鉴中,获得了精准的价值共振以及人文关怀。

大众情绪的点燃,绝非蹭蹭社会热点那么简单,它更需要从细节之处见正章,于无声处动真情。既然人们早已看够了虚拟的神话,那么是时候回归现实看看凡俗的烟火了。


-END-

本文由娱乐硬糖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