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会给媒体带来怎样的变革:看看他们怎么说?
数据 人工智能将会给媒体带来怎样的变革:看看他们怎么说? 数据 | 2016-06-01 16:19 人工智能将会给媒体带来怎样的变革:看看他们怎么说? 谢江珊

在未来的新媒体世界当中,人工智能对媒体行业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一鸣网6月1日消息(报道:谢江珊),5月30日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在沪举行,主持人长城会合伙人、联席CEO 郝义及嘉宾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健工、安索帕中国集团董事总经理黄敏尉、酷开董事长王志国、VR热播CEO 张庆浩就“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进行圆桌论坛。

  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jpg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媒体成为最受互联网冲击和再造的行业之一。媒体生态发生剧烈变化,在这过程中,不变的是内容的生产与分发的重要价值。历史上每一次媒体的变革,背后都有技术的驱动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VR……在未来的新媒体世界当中,人工智能对媒体行业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AI及从VR角度看AI

  

  AI对于媒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周健工说:“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对,你对历史看得有多深,就对未来看得有多远。”从他自己开始从事媒体行业到如今,整个媒体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未来的媒体行业绝对不是现在能够想象的到的。而未来能对整个媒体行业带来巨大变化的技术一定是AI技术。

  

  安索帕是负责做数字营销的公司,AI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黄敏尉说:“虽然AI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整个媒体的生态,但是我之前听到观点跟我的观点非常一致,AI再怎么样的厉害,它取代不了媒体人的观点。观点的层面来自于我们对文化、历史、思考本身不同层面的理解,我们想要用最优雅的方式把它传递到消费者面前。回到我们行业里面讲,这件事情可能转换成两个词,一个词来自于策略,另外一个词来自于创业。也许AI未来能够改变我们在整个传播的过程里面,我们的服务提升的过程里面有很多不同的环节慢慢的会被AI技术应用给取代,但是跟对于业绩用户跟消费者跟企业里面的相关问题的策略,这个我相信应该是AI短时间不可企及的。”

  

  张庆浩指出:“作为VR来讲,我们做的很多VR是做内容的公司。我们做内容是千方百计想创造虚拟世界,而这种在虚拟世界的交互,实际上跟AI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整个AI发展阶段,VR是第二个阶段——虚拟世界,第一个阶段是人机对话,已经实现了。张庆浩坦言,每个男孩小时候都有一个跟AI有关的梦,这是一种情结,他从事虚拟现实跟就这个有关系。

  

  在下一步媒体变革过程中AI会起到的作用

  

  周健工对AI技术寄予深厚的期望。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非常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面对这样一个大数据的环境,尤其在财经媒体领域,海量的交易数据、海量的实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在社交媒体的时代,在世界媒体的平台上每时每刻都发生无数的事件,这些事情对每一个用户、每一个读者或者每一个观众来说意味着迷茫。诸多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对经济和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个时候怎么去报道、怎么处理,或许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人工智能可以更深地帮助你管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够建立更加丰富的关联,使我们对新闻的理解在财经的领域有一种新的看法。“当然我不是否定人写新闻和分析新闻,但最起码对于这些事件之间的关联,事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尤其是财经领域对我们参考、决策投资上,人工智能可以做更多的新闻产品的体验。”

  

  在人工智能时代,有可能当一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一些构思出现了一个丑闻,或者去调查一个贪官的话,有可能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搜索的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牵涉到的方方面面都挖掘出来,运用这样的技术对于整个财经媒体进行新闻调查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工具。“我感觉未来的技术会对媒体带来很大的影响。”

  

  黄敏尉相信AI能够在整个媒体运营环境当中取得比较大的替代性。这个部分需要有几个不同的原则,包含这些相关的工作可能有标准的流程,它必须有逻辑性。但很多在媒体的创作环境里面,因为媒体不只是有文字,有不同的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是需要创意的,在不同的环节当中是仰望AI工作环境产生很直接取代的个性。日本电通跟日本电视台合作做了一个项目,把它称之为松子的机器人。这是一种AI本身记忆的表现,上面附加了创意人员跟媒介运营生态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AI取代不了媒体,但是它给日本电视台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新生机,让所有媒介运营环境当中不同的环节通过创意有非常不同的面向。AI是一个本质,机器人是一个形象,让这些事情变成无限的可能。黄敏尉说:“所以我自己刚才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跟机器人做了一些沟通,我非常的想知道到底AI是什么,跟它能够取代什么。它能够取代你现在不太想做的一切,他可以实现你想做的所有的一切。”

  

  AI未来的新场景

  

  王志国指出:就传统媒体而言,比如大家看新闻联播或者看节目的时候,底下有滚动新闻播出的画面,现在大部分滚动画面是一致的,千篇一律的,在同一个电视台上只能播出这一条广告画面。但是AI加起来以后,上面的滚动画面每个人看到的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先不说每一个人看到的是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当我针对现在下面推滚动新闻的时候,可以在同一时刻推送一万条不同的新闻,推送给一万类不同的人,这是简单的AI思维。”但是这个过程离AI的距离十分遥远,只是数据标签的匹配。

  

  从后台工作人员看他们的分工,看AI的发展:如果针对互联网电视前端的运营,有很多包括影视、体育还有其他的频道人员,里面的人有做采集,有人做分类标签,有人为不同用户定制不同的内容等等。那假如AI一步一步替换,真正达到AI状况,AI承载载体是一个系统,是一套软件,背后所有的来源是互联网上所有的作为知识库,在这两个之间所有的传输环境我们把它称为AI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假设不投入任何一个人做内容的编辑,比如说根据咱们国家的法律,可以约束好内容的限制等级,就是AI里的算法。

  

  王志国认为电视机里一切的内容都要以高清视频展现节媒体,这又是另外一个算法。在传播的过程之中,希望通过用户各种点击以及各种使用,形成新用户的特征做成标签,这又是一个算法,那标签之间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关联,这些是自我学习的算法,这些全部加在一起是AI对媒体最大的变化。实际上是变成一个展示AI的终端,像一个人站在面前一样,把后面所有海量的内容向你按照你的意愿进行传递,这就是我们认为媒体到AI的发展过程。

  

  AI对媒体的影响

  

  张庆浩指出“媒体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做内容,对于AI来讲,内容分两块,一块是创作另外一个是分发。到目前为止,AI只能解决分发的问题,解决不了创作的问题,创作还是要靠人本身。”

  

  在AI这个概念里面,有两个分类,一个叫强AI,一个叫弱AI。强AI是指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学会自己思考,弱AI是人工智能开始学习行动,也就是目前像阿尔法狗这种,只能通过海量数据积累数据,然后用自己数据库本身做成长。实际上学习本身是做行动没有延伸成思考,也就是他只能下围棋不能下国际象棋。

  

  现在做媒体尤其做内容,我们能应用AI的方向恰恰是我们觉得很浅显的地方,也就是AI并没有威胁到媒体。现在最浅显的一个利用AI的方式,是在某个电商网站买了一个IPAD,可能在短时间内,在京东上一直推荐各种类似的产品。但是这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我已经买了一个为什么还要推荐其他的,这就是大数据的表现。我觉得这种简单的方式并不能改变任何AI对现在媒体包括做内容的影响。

  

  关于AI对这个世界的改变在60年代就有一次争论。在那一次当中,其中包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改变这个事情,但是50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然后70年代又出现一波这样的浪潮,但是40年过去了也没有。日本曾经投入大量的经济、时间研发AI技术,但是又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

  

  “所以我觉得现在看来,AI还是一个很浅显的阶段,在短时间内,至少还不会影响到媒体内容,毕竟人工智能在现在先有人工才能智能。”

  

  从媒体变革角度看未来

  

  黄敏尉指出,在媒体运营当中,AI可以帮助我把那些很规律很机械的事情做到极致,但是AI没发取代在媒体环境有个性有创想的人。那谁会被AI取代?如果说一个外形跟能力兼备的机器人会取代主播台上主播,但是可能取代不了高晓松,这是很确定的理解。”

  

  王志国指出,要用好AI来解放我们,真正让我们从做得很熟练、反复做的事情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做未来对人类发展更有贡献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根本不用怕AI,短期之内更不用怕AI,我们想不明白的事情让AI做这件事情,谁去做程序呢?

  

  张庆浩说:“不管AI能做到什么,但是实际上内容创作本身才是最核心的东西。”

  

  周健工总结到:“我自己一直坚持一个观点,第一个我坚信人本主义。一切技术是人发明的,所以人是一种有灵性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不能被取代的。第二个技术根本的东西是给人带来更多的自由,当对人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有一天因为技术的发展变成重复性而缺乏创造性的时候,人的创造性自然而然在这样技术基础上,会去寻找更有创造性的东西。所以我也欣赏在硅谷科技创业者的想法,人在这个星球上是暂时的,人应该拥有更大的自由,所以他们在探索对太空的,将来在火星上退休或者对太空无限的探索,所以我相信人是永远驾驭在技术上的,而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而技术的发达产生一切的问题只能以更加的长信更好的技术解决,最终还是人解决一切。”

  

  人工智能值得大家期待,而媒体的变革也是拭目以待。


-END-

本文由谢江珊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