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中国人口下降吗?
社交 刘润:中国人口下降吗? 社交 | 2021-04-29 18:07 刘润:中国人口下降吗? 刘润

如题


1、2020年,中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原定在2021年4月上旬,对外公布。

2、但是,4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因为统计工作量太大,延迟公布。

3、啊?为什么啊?真是因为工作量大吗?是不是数据太惊人,不敢公布?天啊,问题会不会很严重啊?

4、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有人说,中国人口,正在经历194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已跌破了14亿,被印度超过。



5、今天(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通告: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这个公告的画外音是:别捕风捉影,别造谣传谣。



6、确实。你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中国人口,其实很难下降。为什么?

7、是的,是的,是的。你一定注意到了,中国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2016年,中国出生总人口1786万。2017年,1723万。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一路下降。

8、但是,你可能未必注意的是,中国的死亡率,下降得更快。194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9岁。2020年,大约77岁。未来呢?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健说,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能活到100岁。

9、从39岁,到100岁。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以每年增加3个月的速度,不断增加。

10、这当然是好事。谁不想健康长寿呢。

11、但是,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得更快,也必然导致一个结果:老龄化,少子化。

12、什么是“老龄化,少子化”?看看这张“2019年 vs. 2050年中国人口结构”图,你就会更明白了。



(2019年 vs. 2050年,中国人口结构)

13、2019年,中国的人口结构中,有两段明显的“凸起”:青年(25-35岁),中年(45-55岁)。但是,不管是青年,还是中年,都明显比儿童(0-10岁)多。大家不生了。这就是“少子化”。

14、如果“少子化”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到2050年,大批曾经的青年和中年必将老去,开始依靠那些不断减少的、曾经的儿童们抚养。于是,就出现了少数人,抚养多数人的“倒金字塔”结构。这就是“老龄化”。


15、老龄化,少子化”的倒金字塔结构一旦出现,将会导致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巨大,甚至会导致经济发展放缓。


16、那么,这个“倒金字塔”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呢?

17、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硬等。

18、什么叫硬等?硬等,就是用时间解决问题。


19、毛大庆分享过一个数据。中国最大的一批人口,大约出生于1966年-1973年。这8年间,中国一共出生了3.1亿的人口。这批人口出生的时候,就是这个国家的婴儿潮。这批人口壮年时,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口红利。这批人口老了,就是这个国家的老龄化。等这批人口百年之后,中国的人口才会冲顶回落,出现真正的下降。


20、这时,倒金字塔,将可能重新变回“年轻人多,老年人少”的正金字塔。

21、但是,我们等不起。如果人类寿命到达100岁,那意味着,这一天会到2066年-2073年之间到来。太远了。我们不知道是缓解还是崩溃,更先到来。

22、那怎么办呢?第二个办法:多生。


23、什么叫多生?金字塔上面太重,那只有把下面拓宽。怎么拓宽?多生孩子。

24、大家不生孩子,可能不仅是因为养不起。不信你补贴试试,补贴可能也不生。大家不生孩子,是因为在今天惨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孩子,削弱竞争力。一生孩子,就要养,就要分散精力,好的工作机会,就被抢走了。也许,生孩子,自动加薪20%。这样,大家才有动力生。


25、罗振宇老师讲过一个段子,但听上去很有意思:有弟弟妹妹的,高考加10分。弟弟妹妹如果还有弟弟妹妹,高考也加10分。无穷尽也。

26、第三:拉长。

27、什么叫拉长?如果人的寿命能到100岁,甚至120岁,那你60岁退什么休啊?多工作一些年吧。

28、有专家曾建议,中学从6年变为4年。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早工作两年。有专家曾建议,每3年延迟退休一年。我算过,这样的话,我要工作到70岁。为什么?这样可以晚退休10年。早2年,晚10年,我们的工作年限,就被从38年,拉长到50年。老无所养的问题,才能被缓解。


29、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还没有公布。但是我相信,中国的人口不可能下降。


30、但是,不下降,并不意味着人口问题得到缓解。老龄化、少子化,是我们必然会面临的挑战。


31、怎么办?硬等。多生。拉长。


32、你选哪一个?

刘润,“刘润”公众号主理人,互联网转型专家,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任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战略顾问,他总能将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地探寻出商业本质,发布在他的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上。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