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杀向文创……?
旅游 「雪糕刺客」,杀向文创……? 旅游 | 2023-09-05 10:15 「雪糕刺客」,杀向文创……? 柴狗夫斯基

明可以长红的,最后还是走上了网红的路,这多少有点得不偿失了……

前几年,在消费零售市场一直有个特殊的存在,就是雪糕。也就是货架上,当所有的商品都明码报价的时候,其貌不扬躺在冰柜里的雪糕,从来不标价。

当你拿了一支付完钱,刚准备咬一口的时候,手机弹出一条付款信息,你被吓一跳,以为卡被盗刷了,还没来得及咬的雪糕差点掉地上,仔细一看,原来是买雪糕的钱……

后来,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雪糕刺客」,也不知道什么来自哪里的力量,去年全网开始声讨这种现象,然后各地相关部门开始密集整治。

如今的冰柜上,也不得不贴上对应价签,雪糕刺客似乎在今年这个夏天,再也没出现过了。

本以为,雪糕刺客,终于离我们远去了,安安心心吃冰的快乐又要回来了。然而万万没想到,它换了一种方式,又露出来刺客的本色。‍‍‍‍

即暑假过完后,当用户有时间开始复盘旅游经历的时候,「文创雪糕」为何这么贵成为一个高频词,

有用户发帖表示:「趵突泉的文创雪糕,20一个,我觉得挺贵的,快赶上票了,含泪吃它

吐槽文创雪糕比门票还贵的,社交媒体上不在少数。

如有经济日报最近就撰文指出,很多景区、博物馆的文创雪糕卖的比门票还贵,并指出,「25元一支,在普通超市,你或许会以为遇到了雪糕刺客,可要是换成景区、博物馆的文创雪糕呢?」

还有用户调侃道:「不要觉得贵了,这个价格很便宜。如果你觉得贵了,那是你的原因。反正我觉得很贵。」

除此之外,小柴作为一个掏不起钱吃文创雪糕的人,一直以来非常好奇,这类文创雪糕,除了造型好看之外,口感上到底有差异吗?以及配料到底是啥样的?

也有用户回答了这个问题:「20块一支的雪糕,难吃的跟鬼一样我就不能理解了」

「我有一说一,我吃到的各类文创雪糕真是又贵又难吃,除了拍照一无是处,有的店家保存不当,连拍照都无法满足」

通过社交媒体检索,我们不难发现,这类文创雪糕的普遍售价在15元以上,二十多元是常态,而三四十元一支的也并不是没有。

有用户对此表示,明码标价,买不买在于用户,算不上刺客。‍‍‍‍‍‍‍‍‍‍‍‍‍‍‍‍‍‍‍‍‍‍‍‍‍‍‍‍‍‍‍‍‍‍‍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雪糕刺客原来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方式,杀进了文创圈。

作为穷人的小柴,一般不怎么吃雪糕,偶尔吃个五块钱的,都感觉开荤了。

事实上,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大部分的文创雪糕并没有什么值得让人称赞的口感,拍完照丢找个究竟垃圾桶丢了的人大有人在。

那么不好吃,又能成为「刺客」,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或者说雪糕似乎不管怎么样都有卖高价的潜质?

公开资料显示,文创雪糕这一事物,最早于2019年开始在网络上流行,起因是圆明园在当年推出了荷花造型的雪糕,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那时候也是文旅产业转变运营思路的关键时期,一支雪糕带来的巨大流量,快速引发了跟风模仿,当年包括莫高窟、兵马俑等各地知名景区,陆续推出复刻景区标志元素的文创雪糕。

随后,去旅游,文创雪糕成了人们,社交媒体晒打卡拍照的九宫格里的必备。

甚至一个印有景区标志的雪糕,社交价值含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景区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知名景区之外,各地博物馆争先恐后推出自己的文创雪糕产品,甚至最后连高效校庆都开始推文创雪糕。‍‍‍‍‍‍

很快,雪糕成为文创产业的新流量密码。

当然,从另一层面来看,这是在传统认知中「古板」文旅资源,终于找到了「亲近」年轻用户的方式,开始活过来了的体现……

尤其这类互联网化的运营策略,不仅找到了创收的新路子,也进一步激活了潜在的市场需求。‍

比如博物馆这一业态,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可以说吸睛无数,就连各类过去一年都游客都不过万的小众博物馆都成为用户旅游选项中的必选目的地。‍‍‍‍‍‍‍‍‍‍‍

有数据显示,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小众博物馆」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935%,攻略笔记数量增长224%。

显然,类似文创雪糕等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手段,功不可没。

然而,随着类似的文创产品成为用户的一个消费选项,这些手段,目前似乎正在加速变成赚钱的工具,其本身的价值也在变化。

即文创雪糕正在走向一条本末倒置的路,其一开始是一个营销创意,但面对巨大的需求和用户反应,也有不少景点抱着赚一笔是一笔的心态,开始疯狂的榨取文创雪糕的剩余价值。

但这样的不断抬高溢价,似乎正在消磨用户的兴趣;同时,快速的同质化,也让文创雪糕这个流量密码开始失效。

可以预见的是,在一轮一轮的涨价过程中,文创雪糕也在断送自己的未来。‍‍

明明可以长红的,最后还是走上了网红的路,这多少有点得不偿失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