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车市报告请查收:自主品牌每卖2辆就有1辆新能源
汽车 2023年度车市报告请查收:自主品牌每卖2辆就有1辆新能源 汽车 | 2024-01-12 13:09 2023年度车市报告请查收:自主品牌每卖2辆就有1辆新能源 出行一客

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占比达到56%,较上年提升6.1个百分点,其中,半壁江山由新能源汽车占据。

文|宋立伟

编辑 | 赵成

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占比达到56%,较上年提升6.1个百分点,其中,半壁江山由新能源汽车占据。

今天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文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细数2023年汽车市场变化。

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全年产销量双双超过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

其中,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国内销量2518.4万辆,同比增长6%,尚低于2017年历史最高点280.4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认为,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下乡等措施的持续发力,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 预计2024年,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3%以上的增长。

01 中国品牌市占率提高是必然

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6%,占有率比上年提升6.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8.7%、61.1%和60.5%。

在轿车领域,比亚迪股份、长安汽车、上汽股份和吉利汽车销量同比均呈两位数增长。SUV细分市场则属奇瑞汽车增速最为显著。MPV市场销量同比呈现增长的企业只有广汽乘用车、上汽通用、比亚迪股份、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和上汽大通6家。

事实上,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并非一蹴而就,低谷期也曾徘徊在40%以下。对于今天取得的成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企业这么多年不断积累的一个必然结果。

他表示,相比合资品牌,中国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转型速度更快,并且在产业链的完整度、成本控制力等方面也有显著提升。叠加产品性价比高,市场竞争力强,以及出口量大幅提升等综合因素,使中国品牌焕发出更强生命力。

另外,他还披露了一组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品牌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49.9%。

“也就是说,每卖出2辆自主品牌车型,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比例相当高。”同时,陈士华特别强调道,2023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31.6%,而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汽车总量里,中国品牌的占比高达80.6%。

在他看来,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品牌牢牢抓住了产业转型的机遇,2024年,这一态势将会继续延续。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中国品牌也面临更大的压力。”陈士华指出,现在外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发展上的势头也很足,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未来,在新能源市场将会呈现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齐头并进的一个态势。

02 国人买新能源汽车更“阔绰”

放眼中国乘用车市场,2023年终于回归正常节奏,销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产销累计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均创历史新高。

和整个汽车市场表现出的内外反差态势相同。

2023年,乘用车国内销量2192.3万辆,同比增长4.2%,较2017年历史最高点依然有215.6万辆的差距。其中,传统燃油乘用车累计销量1404.3万辆,比2022年下降109.4万辆,同比下滑7.2%;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

出口方面,乘用车则取得了414万辆的亮眼成绩,同比增长63.7%。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值得一提的是,在乘用车消费市场,传统燃料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体现出的价格区间优势有明显不同。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统计,2023年,传统燃料乘用车中,销量主要集中在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586.7万辆,同比增长1.4%。

相比之下,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出手更为“阔绰”。

随着车型品种的丰富,新车型的大量上市,以及车型价格下探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乘用车中,销量主要集中在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283.3万辆,同比增长52.7%;而35万-4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涨幅最大,同比增速超过1倍。

彭博全球环境基金预计,2024年,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所占的比例将从2023年的17%左右上升到20%左右,而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几乎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0%。

此外,有分析认为,在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销量的头把交椅将由两家公司争夺——特斯拉和比亚迪。

-END-

本文由出行一客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