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触及消费者,还得说服AI助理
文|王雅瑾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显著提升,中国新车销量逐渐进入存量阶段,竞争日益激烈,合资车企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
从一车难求、排队购买,到如今的门可罗雀、车辆积压,曾经光鲜的合资品牌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打动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有观点认为,应该缩减品牌的营销资源,减少浪费,静待产品出新。
这样的策略是不可取的。在存量市场中,竞争的焦点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差异化的品牌塑造。这种转型不仅限于中国市场,也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车企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品牌的建设不是企业运营的“奢侈品”,反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不做品牌才是一种奢侈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大量地投入营销费用,却难以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品牌资产。
图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研究事务)王雅瑾
01 品牌绝非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在存量市场中,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容易引发价格战,长期来看,这也是低效竞争的一种表现。品牌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的价值保持竞争力,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品牌力弱的企业,产品获客成本会非常高,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当然,利润是维持品牌建设的基础。在存量市场中,品牌不仅是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利润的企业,无法持续投资研发,也无法继续进行品牌创新。只有坚持盈利模式,才能为员工提供福利,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最终才能形成长期的品牌韧性。
正因如此,在存量市场中,品牌的核心是找准差异化的定位。而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就是为用户提供功能、体验与社交价值。
在许多经典的营销案例中,强品牌通常凭借自身提供的差异化价值来帮助用户降低决策成本。例如,沃尔沃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闻名,保时捷则在许多场合中象征着社会地位。这些品牌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物理意义上的功能优势,更通过一系列情感和联想深入影响消费者的身份认同。
在当前中国市场,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越来越依赖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品牌认知,消费的决策链条也逐渐缩短。以往,线下4S店可能是消费者了解品牌汽车的主要渠道,但如今,很多信息能够通过数字渠道获取,比如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而随着数字广告成本的上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营销方式难以完全适应当前的环境。相比之下,新兴的本土车企凭借着灵活的数字营销策略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管理,迅速赢得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很多新势力车企采取了直联用户的DTC运营模式,确保消费者在每个接触点都能感受到品牌的一致性。
然而,许多合资车企仍然非常依赖传统的销售渠道,如经销商。线上线下的割裂,不仅增加了消费者信息获取及购车决策的难度,还可能导致经销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合资车企而言,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除了扎实的技术创新和制造供应链等硬实力外,品牌建设方面同样关键。车企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深入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基于这些洞察,企业应该思考自己的品牌为用户创造了哪些差异化的价值,并确保这些价值能够被用户感知。
同时,企业也要顺应数字化的趋势,优化管理策略,并反思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以确保品牌能够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不但要触及消费者,还得说服AI助理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AI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改变品牌营销的方式,尤其是在文本内容生成和数据分析方面,初级的内容创作者和市场调研人员正逐步被AI取代。然而,尽管AI技术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当前的AI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优化现有流程、提升效率的层面,尚未对行业产生质的颠覆。
未来,品牌的营销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将扩展到消费者的AI助理。随着AI技术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于智能系统的推荐。因此,车企也需要思考如何与消费者的AI系统互动,以进一步优化品牌的营销策略。
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曾经依靠制造、渠道和规模优势迅速崛起。但面对今天的消费者,它们面临着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触达消费者) 商业模式,以及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挑战。
传统车企与新兴品牌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通常依赖其长期积累的品牌资产,而后者却能更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并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与消费者建立联结。
正因如此,在面对中国本土新势力车企的强势崛起时,许多国际品牌甚至豪华品牌,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建设品牌,必须相信并践行长期主义。值得留意的是,不少企业往往过于关注短期的市场扩张,而忽视了品牌长期价值的积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存量市场中显得尤其危险。合资车企如果不能将品牌战略转向用户心智建设与差异化价值传递,势必在竞争中失去阵地。
在全球汽车市场剧烈变动的今天,合资车企的未来取决于它们能否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危机并非短暂的现象,而是常态。只有那些能够主动适应变化、创新技术和品牌塑造方式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未来的胜者不一定是过去的领导者,而是那些能够抓住变革机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兴力量。
(本文作者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编辑:李皙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