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怎么就变成抽象cos大会了?
看点 万圣节怎么就变成抽象cos大会了? 看点 | 2024-11-04 13:49 万圣节怎么就变成抽象cos大会了? 差评

本以为那次事件只是个激情意外,沪人小圈子自嗨。

差友们还记得去年的上海万圣节吗?

在没人组织的情况下,大家纷纷跑到街头整活cos,名场面乱飞,一夜之间创翻了小辣椒的各大微信群。

本以为那次事件只是个激情意外,沪人小圈子自嗨。

去年的cos名场面之一

结果今年万圣节前夕我傻了,网友们的精神状态依然遥遥领先,精彩程度可以用再创新高来形容。

万圣节已经成为一种特色节日文化,作为万梗节正式出道,并在各大城市掀起了狂欢。

下面小辣椒就带你品品。

首先就是近期热梗,邪恶栀子花吃豆角组。

三人组街头重现豆角没熟的经典片段,谁说这cos简陋啊,这cos太棒了。

今年的万圣节还增加了数码3C组,有人cos了华为三折叠手机。

高端的cos往往采用最朴素的呈现方式。

高手只需要略微出手,就让小辣椒体会到了什么叫三折叠,怎么折,都有梗。

我就说AI代替不了人类

明星组在今年的cos里依然瞩目。

去年有那英、王菲、向太等,今年已经进军到了舞蹈届,有金星和杨丽萍。

二人还当场重现了某综艺中关于给不给票的精彩片段。

银星&牛丽萍

有网友在北京欢乐谷拍到《情深深雨濛濛》里陆振华的cos,拍下了他的蹦迪片段。

结果该角色的演员寇振海老师,在自己抖音认领:没错,是我本人。

当年的经典台词,十分适合70岁的寇振海老师

有网友调侃,说陆振华终于知道依萍为什么要去大上海唱歌,因为有趣还赚钱多。

因为摸鼻梁被网友疯狂模仿的向佐怎么可能缺席万圣节。

面对众多模仿者,向佐也是乐在其中。

大大方方地开始指导模仿动作,力求让大家模仿得更像。

这些万圣节的cos和玩梗,看多了就会感觉:现在的万圣节,反而越来越不像万圣节。

大家刻板印象里的万圣节是什么样的?

是南瓜灯,骷髅、蜘蛛网的装饰品,小朋友们cos成小妖怪四处敲门要糖果,敲门时还会说:不给糖果我就闹。

这种看似和cos、玩梗都毫无关系的节日,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将万圣节的cos特权从小朋友放开到全人类,最开始得益于2010年以后的日本的涩谷万圣节。

在那一年日本东京涩谷举办万圣节集会,引来了很多年轻人在这里玩cos和聚集。

当年cos的就挺抽象

万圣节cos的风潮到了中国后,除了涩谷万圣节文化的影响,还融合了中国当代年轻人自己对节日的思考。

年轻人所过的节日里,绝大多数的节日氛围是温馨浪漫,或庄严肃穆,很少有哪个节日是为自己而过的。

年轻人们非常需要一个没有节日习俗,没有氛围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度过的节日。

如今年轻人们所过的万圣节,更像是“万梗节”。

在中华文化入侵和年轻人的创意洗礼后,中国 年轻人所过的万圣节,基本上完全脱离其原有文化和宗教色彩。

成为了一场本土化世俗狂欢的万梗节。

万圣节的cos,也变成了年轻人之间的创意battle——万梗大舞台,有梗你就来。

在2023年起,上海万圣节的街头开始出现了搞笑的cosplay人群。

自此开始,万圣节就变成了毫无限制的cos活动。

如果说cos是漫展的专利,那么这里就是比漫展更狠,魔幻主义和现实主义交融。

万圣节cos的角色不限于动漫和游戏、各种互联网热梗,甚至不再局限于“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你想cos的人或物。

与其说万圣节是一个节,不如说它正在逐步从一个节日变成一个媒介平台,或是社交账号。

每个人都可以登录到这个账号上,发布关于自己的内容。

这个内容没有主题,没有条条框框,尽情表达,百无禁忌。

换言之:整活自由。

这种街头整活更像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行为艺术。

从扮演明星到解析网络热梗,他们用自己的装扮和行为解构一切严肃的东西。

这种结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调侃。

年轻人们在彼此的调侃中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完成自己的表达。

在今年的万圣节cos里,小辣椒最喜欢的就是国潮外卖四件套cos:

国潮包装盒、超软液体勺、利乐包装冰红茶、0.01元烤肠。

一看到国潮外卖四件套,就能猜出店铺名字肯定又中二又长,动不动就赌上了职业生涯或是第几次创业。

常点廉价外卖的人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这个不知名牌子的冰红茶,一定被外卖烫的发热。

而这种调侃的表达,在日常生活里可能无人在意或词不达意。

平时在生活中玩外卖梗,可能会被说爱吃不吃。

而在万圣节这一天穿着国潮的装扮上街,每个找你合影的人都会被视为一种认同。

无论在平时生活里多么普通的人,到了万圣节这一天都可以变成能人异士,尽情尽情整活,享受身边人带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偶快递cos

正如安迪·沃霍尔说的,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而在万圣节的这一天,这些尽情展示自己的年轻人们,他们出名的时间是一整晚。

听我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差友还是理解不了这些人的行为,不就是过个节?至于的嘛?

其实这些人对于万圣节的热情,让小辣椒想起当年一部讲万圣节的短片。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万圣节狂热爱好者,并把万圣节称之为“我的夜晚”。

为了过万圣节,他可以摩拳擦掌地准备和期待一整年。

看见小朋友把自己准备的糖果全部拿走了,他会很开心。

被路过的小朋友夸自己的万圣节装扮好酷,他会特别高兴。

他认为这就是他喜欢小朋友的原因,因为小孩只会说不违心的真话。

他在人声鼎沸的集会里玩耍,展示自己的打扮,享受节日的狂欢氛围。

他在长夜将尽时默默离去,依依不舍的脚步里满是落寞,感叹自己是个普通人。

终于美妙的夜晚结束,在黎明破晓之际,他约定好了明年的万圣节再见。

这就是法国 Burns and Smiles 协会获奖公益短片:烧伤患者的万圣节。

因为主角是一个面部烧伤患者,自卑的内心和受伤的脸都让他不敢走在街上,怕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

只有他热爱的万圣节,可以让他毫无心理负担,勇敢地走上街头与人社交。

因为大家都在扮丑和搞怪,他的脸不会吓到任何人,没有人在意他的脸究竟是面具还是受伤。

虽然各自的经历并不相同,但你或许可以从他的心态中品出人们为何愿意为这一晚的狂欢,绞尽脑汁地准备。

即便第二天还要上班,即使不会有人记得你昨晚有多风光无限。

因为他们不只是需要狂欢,而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享受表达自己所带来的快乐和认同感。

在这一天,他们看似带上了面具,其实是摘下了面具。

撰文: 李冬宝

编辑: 莽山烙铁头 

美编: 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抖音、小红书

-END-

本文由差评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