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做狮子还是做羚羊,跑得最慢的动物会失去生存的机会。
美国时间2017年2月13日,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给100位哈佛学生发出邀请,请他们到中国去“走一走、看一看,和中国青年企业家们见一见、聊一聊。”
这是潘刚第二次受邀为哈佛MBA讲课。上一次是在2007年,受哈佛大学的委托,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麦伟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完成了《伊利:中国乳业的领军者》案例撰写,伊利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进入哈佛案例库的品牌。案例完成之后,哈佛大学曾邀请潘刚为MBA学员授课。
这一次,潘刚结合伊利集团全球化实践,在哈佛谈了中美贸易关系未来,以及他对全球化的思考,提出顺应世界大势,拥抱中国机遇,还引用了马克·吐温的名言:“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此次哈佛案例的主题,是《伊利集团:打造全球化的乳业公司》。从中国乳业领军者到全球化乳业公司,恰是贯穿伊利这十年来的主线。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哈佛大学授课
2008年之后,中国乳业进入了新阶段,此为市场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国内乳企都在谋求转变增长方式。受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原奶供给过剩、进口跨境电商冲击,再加上政府推行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乳制品行业近年来一直风云变幻。
此背景下,伊利依然逆势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伊利营业总收入461亿元,位居全球乳业8强,成为乳业业绩稳定性最强的企业之一。其背后动力之一与哈佛的研究方向一致,即国际化。
曾有海外智库机构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从2014年开始,中国会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如今这个推测已经被证伪,恰恰在这一年,高层做出很多重要的部署。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峰会上向世界宣告: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将增长近三倍,达到1.25万亿美元。由此推算,此后每年中国的对外投资额都将在1000亿美元之上。2015年3月底,“一带一路”远景与行动文件正式颁布。
中国企业从2014年开启了新一轮国际化,重心已由初期的以能源及矿产为主导的资源驱动型并购,转变为多元化技术及服务型并购与合作。这种背景下,出海需要组合拳。
伊利就是组合拳高手。在哈佛的演讲中,潘刚谈到,全球问题要靠全球化来解决,商业的问题要用商业的力量来推动。无论对哪个国家,贸易保护都不是一味良药。
他以农业为例,谈到美国农业很发达,有世界一流的农业跨国公司和技术,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农业出口国,而中国人口众多,对农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市场之一。2016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超过8000万吨,进口玉米超过300万吨;近几年,伊利从美国进口苜蓿草超过25万吨,占中国进口苜蓿草总量的10%左右,这些在全世界都是可观的数字。此外,伊利每年要从美国的嘉吉、杜邦等公司进口很多产品和原料,不仅让大量的美国农民受益,还解决了很多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这种互利思维,是组合拳的心法,而心法指导下的“套路”,是如何形成的?
2006年,伊利就开启“全球织网计划”,围绕全球资源、全球创新和全球市场三个体系进行战略布局,持续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布点。
2010年之后,中国乳企都在加快海外布局,伊利、光明、蒙牛等都纷纷进行海外并购或战略合作,不过风格各有不同。
伊利早期国际化策略,主要围绕全球奶业资源布局,可概括为三步,第一步通过战略合作、大型活动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然后建设全球化产业链体系,再进行全球渠道建设。它首先在新西兰等全球奶源地开疆拓土、投资建厂,与荷兰、美国、新西兰诸多世界知名高校进行战略合作。
2013年伊利国际化重点在打实基础,在新西兰投资大洋洲生产基地,与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经过长达十个月奋战,研发出了培兰牛奶。伊利培兰牛奶采用意大利奶源和膜过滤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滤掉细菌与杂质,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天然营养,此牛奶获得了严苛的BRC(英国零售商协会)与IFS(德国贸易联合会)双重认证。
有了桩,才能织网。伊利国际化的全面提速始于2014年,这一年3月的中荷经贸合作论坛,潘刚在主题演讲中提出了“走出去,再回来”模式,核心是在海外抢占两个制高点:一个是原料,一个是科研。原料方面,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让国外空气、水、阳光、草地为我所用,在科研方面,号召中国企业到其他国家直接建立研发中心,更好反哺于本土的市场需求。自此,伊利对之前的国际化体系重新做了梳理。
这个发言前一月左右,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瓦赫宁根大学揭牌成立。瓦赫宁根大学是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名誉与声望,周边形成的“食品硅谷”是欧洲食品科技研发的集聚地。该中心属于背靠荷兰、面向欧洲的研发实体,也是中国乳业当时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
这一年,在潘刚的指挥下,伊利在欧美大洋洲三大洲成果落地。8月,伊利集团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世界三大质量认证巨头,瑞士通用公证行为全球第一大认证机构,英国劳氏则是具有250年历史的国际化认证机构,而英国天祥集团为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能获得他们的认同,才能进入全球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2015年,伊利开始深化全球布局。这一年,伊利合作研发机构已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还与沃顿联手,通过中美食品智慧谷推出了一套乳业人才培养机制。根据2015年度全年业绩报告,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 603.6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88%,实现净利润 46.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71%。实际上,从全球范围看这都是乳企普遍表现最疲软的一年,而伊利不仅并未减速,还实现了逆势增长。
2016年,伊利继续与领英、谷歌、Facebook等全球顶尖企业展开深入交流,其大洋洲乳业基地二期稳步建设,欧洲研发中心也全新升级。
国际化从来就不是一条坦途,伊利进入新西兰地区的项目刚落地时,也曾有一些波折。新西兰当地奶农领袖叫阿达·勒温,是大洋洲乳业最大股东,在谈判中很难搞定。伊利代表曾多次去他家牧场拜访,他客气但戒备。伊利团队数次与他沟通牧场管理、中国市场产品定位、伊利渠道、技术优势等,勒温就是不表态。
后来,勒温跑到伊利的内蒙总工厂进行了考察,看到了大量管理工厂的细节,例如在伊利哈沙图牧场,他见一个人跪地为奶牛试沙床的舒适度,过去一问,这人原来是牧场场长赵国梁。由此他相信,伊利人有能力管好新西兰工厂。
通过几轮谈判,最终项目落地时,伊利和当地大约50多家牧场主签约,而且签订了三年的合同。在第二年,遇到奶价格波动,伊利仍然按照原定合同的价格进行收奶,通过这些动作,逐渐建立了信任。
由此可以理解,为何伊利如此偏爱好莱坞大片植入。变形金刚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钢铁侠系列等,都出现了其身影,有时是惊鸿一瞥,有时嵌入剧情,而且在影片外加入了互动元素。影视,不仅是产品,也是企业形象在国际化中所借力的全球通用语言。
伊利代表着中国乳企的进化版出海模式,并非简单收购资产,或者抢占奶源。而是绵密布局,从点到面再到网,站在全球的视角,来看全球乳业市场、资源与研发配置。
那些成为哈佛案例的中国公司,如海尔、联想、万达,包括央企中海油等,其国际化特征都有与伊利相近的元素。2012年,王健林在哈佛课堂上演讲,谈到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跨国发展。他认为随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快,而且现金流比较好,有投资能力,如果单独在中国发展,即使做的再大,也不可能有世界级影响力。
2014年,张瑞敏在哈佛亚洲商业会议上演讲,谈到海尔国际化经验 ,即三融一创,当地融资、当地融智,当地融文化,最后目的就是一创,创出当地消费者认同一个世界名牌。
这些对国际化中道与术的理解,与潘刚的想法高度契合。这次在哈佛演讲中,他谈到,通过创新驱动全球化不断深入,让各方共同受益。因为中美之间,在创新方面有很多合作对双方都是互惠互利的。比如说,伊利和在全球营养健康领域名列前茅的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了科研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两家高校获得了研究资金和来自市场一线的宝贵的研究数据。而对于伊利来说,通过这种创新的合作,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有科技含量和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潘刚曾多次讲过一个狮子与羚羊的故事: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知道生存比赛就要开始,要想活命,就必须跑过最快的狮子。另一方面,狮子也知道,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
在国际化的路上,这条定律依然适用,不管是做狮子还是做羚羊,跑得最慢的动物会失去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