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Q4财报背后:GMV增速腰斩 GAAP 下仍亏损17亿
其他 京东Q4财报背后:GMV增速腰斩 GAAP 下仍亏损17亿 其他 | 2017-03-03 15:52 京东Q4财报背后:GMV增速腰斩 GAAP 下仍亏损17亿 TIGER政

京东Q4财报背后:GMV增速腰斩 GAAP 下仍亏损17亿

3月2日,京东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京东第四季度净营收为803亿元,净亏损为17亿元。毛利额约为123亿元,毛利率15.3%。而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则是净收入5.5亿元, Non-GAAP经营利润率达到0.8%。

 

长期以来,京东一直背负着“亏损”之名发展,甚至被冠以“亏损王”的名号。刘强东也一直被质问——京东为什么一直亏损? 外界也是时不时宣传某东亏损几十亿、华尔街失去信心等等话题……

 

在此背景下,京东突然宣布赚了5亿人民币。如同平地一声雷,业内以及媒体奔走相告:京东扭亏为盈、从此走上规模化盈利道路、强东以后可以躺着赚钱~~balabala!

 

然而,我们不能被盈利这一消息丧失了判断力,仔细分析财报数据,大伙还是能够发现不少问题的!现实永远没有那么乐观。

 

3C业务疲软 GMV增速腰斩


2016年报显示,京东全年交易总额(GMV)为6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然而对比2014年同比107%和2015年同比84%的增速,GMV增速近乎腰斩。 与此同时,2014Q4京东自营业务的毛利润率环比也降低了70个基点。


我们都知道,手机、家电、办公、3C数码等核心自营业务是京东早期特色,造就了京东圈地般的增速发展,靠强大的GMV增速支撑起了整个京东估值。


然而,随着京东大力发展非3C业务,京东来自非3C和大家电的交易额占比大幅度上升,2017四个季度分别为47.8%、48.2%、51.3%和52%。这意味着京东核心的3C品类交易额比重其实一直在下滑。手机、家电、办公、3C数码等核心自营业务进入增长瓶颈期,需要外界动力来保持GMV增速。于是乎,京东开始吸纳第三方平台签约商家,财报显示共有超过12万个签约商家,并美其名曰这是从零售渠道商到平台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以2016财年为例,第三方平台业务GMV2720亿,自营业务GMV3723亿,第三方占总GMV的42.2%。可以说京东全年GMV的半壁江山是第三方平台打下来的。


第三方平台商家占据半壁江山,也就意味着第三方物流进入京东平台配送环节,这势必影响了京东自建物流在其体系内的地位。以2016京东618为例,618全网第一单的头筹,就被第三方物流圆通速递拿下。


可以说,京东之所以能在今天的电商行业拥有现在的地位,除了京东3C正品的用户印象,还有自建物流优势。现如今,京东3C业务疲软,自建物流优势不再。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量薄弱,或将成为京东最大的现实困难和未来隐患。更别说良莠不齐的第三方质量,2016双十一,京东第三方平台遭投诉激增,甚至广东省消费者协会直接炮轰。


亏损加剧OR持续盈利? 只在会计准则间调换

 

京东2016年Q4季度财报显示:“Q4净亏损人民币17亿元(约合2亿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5.461亿元(约合7870万美元)”。

 

那究竟是亏损还是盈利?搞明白这个问题,必须知道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以及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区别。

 

实际上,双方的区别很简单。在采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时,期权费用、商业合并及合并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都不会被计算在内,只包括了收入成本费用正常的利得损失。也就是说,采取美国会计标准,就是亏损17 亿人民币,使用非美国会计标准,就是变成了净赚5 亿人民币;

 

翻看之前的财报,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2016Q2 京东净亏损人民币1.321亿元,2016Q3京东净亏损8.079亿元,2016Q4净亏损17亿……连续三季度均以亏损告终,切亏损加剧。

 

可以说,京东的财报是会计准则间调转的游戏。目前所谓的全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Non-Gaap净利润为10.52亿元,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来计算,全年净亏损应有38.67亿。

 

而未来,京东或许又将开启烧钱模式。京东CFO黄宣德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由于一些投资项目,公司今年还需要资本支出。上一次我们提到,由于用地项目的推迟,2016年资本支出相当少,但在2017年会大幅增加,但仍然会由来自运营的现金流承担……”

 

“2016年资本支出较少”亏损已达38.67亿,来年的“大幅增加”让人无法想象。


渠道下沉成本巨大  零售“理想国”恐搁浅


3月初,京东举办“沸腾中国2017”战略发布会,提出2017渠道下沉战略——要在全国开设一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实现“一镇一店”和“一县多店”,箭头直指农村电商。


之所以选择这一战略,原因在于作为网上零售者的京东,已经面临线上渠道增长乏力的问题。京东只是一家网上零售商,仅仅对商品采购、仓储、物流到末端配送全程掌控,核心竞争力依赖于用户体验和整体效

率。而自营业务竞争力疲软,第三方平台业务质量良莠不齐,自建物流影响削弱,使得京东面临增长乏力的窘境。于是乎,推出渠道下沉战略势在必行。然而,下沉渠道真的一帆风顺么?


实际上,早在2016年京东便信誓旦旦,想要推出兼具零售、实体、加盟性质的“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家电部对新开设的“家电专卖店”的战略目标是:至2017年开设2万家,覆盖行政村40万个。结果如何呢?“沸腾中国2017”发布会上,“家电专卖店”的成绩单却并不理想,官方口径是含糊不清的“处于试错阶段的京东家电专卖店也以及近千家的开店数量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万与近千差距有点大。于是乎,京东将2017年的家电专卖店开店计划定在1万家,比去年的目标降低了一半。 然而,渠道下沉并非那么容易。根据媒体统计,仅2016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就有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大型超市26家,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关键在于,仅仅面向六线城镇的扩张,能否挽救京东线上渠道增长乏力的隐患,还是个未知数。仅仅面向六线城镇的扩张,能否挽救京东线上渠道增长乏力的隐患,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作为网上零售商的京东,目前可以对着资本市场大谈赚钱故事了。然而,在一片颂词、奔走相告之中,京东务必知晓,目前当务之急是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开拓新业务,为消费者解决第三方业务良莠不齐问题。而未来的渠道下沉战略,希望能审时度势,不要让投资人和用户对京东买单。


-END-

本文由TIGER政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