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可别瞎认干爹
看点 出门在外,可别瞎认干爹 看点 | 2024-06-24 12:05 出门在外,可别瞎认干爹 老斯基财经

骗哥们儿可以,别骗自己;装本地人可以,记得藏好口音。

骗哥们儿可以,别骗自己;装本地人可以,记得藏好口音。

(1)

前段时间,号称“跨境电商四小龙”之一的希音(SHEIN),自己给自己发了几本“护照”。

他们的执行副董事长唐伟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提到:

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

也许还有人不了解SHEIN,这是个主打“快时尚”的电商服装品牌,类似只做线上生意的ZARA或H&M。

仗着物美价廉上新快、低价包邮薅羊毛,把一帮欧美品牌打得抱头鼠窜,颇得欧美小青年的欢心,常年霸榜苹果应用商店。

在投资圈,SHEIN在过去几年算是闷声发大财的代表,号称“最隐秘的跨境电商独角兽”,炙手可热的宠儿。

按理说,全球化大潮浩浩汤汤,一家公司愿意认哪个是亲妈,是他们的自由,问题在于:

SHEIN认得有点多了。

SHEIN的创始人许仰天,山东淄博人,属于白手起家、草根创业,一个80后理工男,从专注做婚纱开始,硬是做成了跨境“女装大佬”。

在一些机构的财富榜单上,许老板时而是新任广州首富,时而又是居住地在新加坡的大富豪。

但媒体报道,SHEIN供应链就在广州,当地番禺南村镇不干别的,专门为SHEIN生产服装,被称为“SHEIN村”。

其实这也算常识,没有咱们这边低廉、高效的服装供应链,拿什么搞“小单快反”,去跟人家硬碰硬?

概括许老板创业SHEIN的历程,孵化于南京,崛起于广州,主要市场在美国,最后摇身一变,成了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

所以真要论SHEIN算哪里的公司,一时半会儿还真理论不清。

就像斯基的好朋友王钢铁,祖籍山东,籍贯河南,生在安徽,长在浙江,最后户口落在了上海。

任何地域黑的话题,都伤害不到他半分。

当然,这个问题上SHEIN自己倒不迷糊,按唐伟的意思:

论出身和供应链时,算中国公司;论总部和核心人员所在地时,算新加坡公司;论起使命和愿景时,算美国公司。

(2)

其实在回答“公司属地”这种挖坑问题上,之前有头有脸的企业也踩到过。

2018年的时候,向来喜欢“搞个大新闻”的西方媒体,去采访当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回来写文章把标题写成:

联想CEO:我们不是中国公司。

这话传出去可算炸了锅了,弄得联想火速出来回应,说是外媒记者“曲解表述、断章取义”,因为杨总当时完整原话是:

联想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

事后杨元庆自己在微博上感叹说:

全球化过程中的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个长足的功课啊…

有的人lost in translation,有的人是真想当 American company.

其实SHEIN究竟是哪里的,就像它计划上市的地点一样:

答案绕着地球仪转。

从2021年开始,SHEIN赴美上市“狼来了”的故事,几乎每年都要上演一回,却始终徘徊在上市门口。

有报道提到,美国有些人在一些问题上穿小鞋、整材料,卡“跨境电商独角兽”的脖子。

不过最新的消息显示,“华尔街不留爷”,SHEIN计划越过大西洋,去英国伦敦上市。

要是最终能顺利上市,当然是好事一件,但斯基觉得,这里头多少是有点遗憾的。

之前煞费苦心准备了“中新美”三重身份,努力切割身份标签,拍胸脯说了漂亮话。

到头来还是被人家横挑眉毛竖挑眼。

斯基以前听段子说,对一个上海人最大的羞辱,不一定是说他穷,而是说他:

讲话有苏北口音。

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尴尬就尴尬在这里,你说你是美国公司:

他们美国人答应了吗?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的,中国的古话里,“东食西宿”“脚踏两只船”都不算是好词。

因为这类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既没能得到甲方尊重理解,也没能被乙方高看一眼。

甚至最坏的时候:

可能遭遇混合双打。

(3)

很多时候,想拿身份当筹码的,恰恰上不了秤;想拿身份占便宜的,不一定有人买账。

劳力士算是百年老店了吧?牌子大不大?逼格高不高?在他们欧洲自己的地界上,照样挨闷棍。

去年年底时,法国的反垄断部门就给瑞士的劳力士,开了张916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12亿元)的罚单,理由是:

他们劳力士不让网购。

人家法国也有理由说的,你劳力士在法国奢侈腕表市场上蹦跶得欢,只允许在线下独家授权的品牌店卖。

可这么多年,是奢侈品在线销售蓬勃发展的时代,就你劳力士设门槛、搞特殊,吃罚单吧你!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劳力士要是真像咱们的酱香科技一样,黄牛、经销商、带货主播掺着卖,价格忽高忽低,品质真假难辨。

劳力士百年老店的牌子,也就差摘下来当劈柴烧了。

欧洲那边还讲究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是到了另一些地方,那基本跟明抢没什么两样了。

去年,“国货之光”小米在印度的公司,被当地扣押了48.2亿元人民币,说是“非法汇款”。

这笔钱相当于小米在印度经营十年的利润所得,真正做到了“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没隔多久就又有消息爆出,说vivo印度分公司的俩高管被逮捕,理由是所谓的打击金融犯罪。

当时有统计,几百家中资企业,几乎被印度以税务等名头撸了一个遍,大伙儿恨得牙痒痒,都说:

投资不过喜马拉雅山。

你以为印度专门针对中资企业?其实亚马逊、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这些大牌外资到了印度,也得挨两个嘴巴。

欧美甚至专门给印度这种情况造了个专有名词,叫Tax terrorism(税收恐怖主义)。

记得当年荣耀团队撤出印度时,他们CEO解释的原话是:

(撤离印度市场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什么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众所周知恒河水干净又卫生。

所以说,身份也好、属地也罢,不是贴了一张什么标签就能逢凶化吉、出入平安的。

很多时候,你就是把身上标签都撕干净了,化身国际主义战士、世界和平大使、人类文明旗手。

一样有人会揪住你今天“进门时先迈了左脚”这件事,大做文章,上纲上线。

人家那边都说了,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

做生意的,一脚迈了出去,顶破天也就跟巴菲特老爷子共进一下午餐。在人家的地界上:

怎么会邀请咱们上桌吃饭啊?

(4)

过去咱们总说,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给就给吧,但务必要严谨点,别乱答一气,颠倒黑白,到头来再把马脚露出来。

还是那句话,骗哥们儿可以,别骗自己;装本地人可以,记得藏好口音。

大家可都是有身份证的人。

他们西方没有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这些博大精深的成语典故,但有他们自己的谚语,比如:

A half-true lie is the most vicious one.(半真半假的谎言是最恶毒的谎言。)

就像斯基的朋友王钢铁,上次出门打出租回大专,非要跟司机师傅说,自己是在大专当老师的。

结果刚下车,司机师傅就提醒:

老师,你的学生证掉了。

-END-

本文由老斯基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