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究竟隐藏了哪些投资骗局?
电商 P2P究竟隐藏了哪些投资骗局? 电商 | 2015-11-30 23:34 P2P究竟隐藏了哪些投资骗局? 黄金乳鸽

无端端讨论这个问题好像就得准备好很多案例解析,但事实上国内P2P市场发展这些年时间,究竟又有哪些真的惊世骇俗的事真的可以直接拿来解析呢?

1298323431577804326.jpg

  无端端讨论这个问题好像就得准备好很多案例解析,但事实上国内P2P市场发展这些年时间,究竟又有哪些真的惊世骇俗的事真的可以直接拿来解析呢?

  

  无非就是四千家平台一半都跑路了,而还有一半面临各种危机,或者是提现困难,或者是交易加密出现问题,或者屡现黑客攻击,实则有黑客攻击倒比没得好,因为默默无闻的小平台,让黑客盯上对方也是需要考虑时间成本了。

  

  如果要在这些问题平台之间一一举例加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辞凿凿的说明,实属无益,因为具备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对投资平台已经有了一定的辨识度,如果只是为了在P2P实现短期收益,那自然尝到了甜头就带了真金白银再去刚刚推出的更高收益吸引用户的新平台再横赚一笔,如果在一个平台作为银行安全级别进行长期理财管理,那自然对它的模式经过了缜密的推断,在时间的考验下,一个平台能活着一年两年三四年,就是行业王牌金字招牌。那更没什么分析的必要。

  

  在最肤浅的平台安全判断上,只能这样告诉你,你今天在央视上看到了广告,在地铁上看到了广告,发现原来有这么个有爱心给你钱实现梦想的地方,它的目标一定是为了赚钱,或者之前骗了太多钱现在迫切需要烧钱,公众广告不代表这个东西好用有安全保障,只能代表它愿意砸在宣传上的钱多,可能比它好的平台比比皆是,不过人家现在专注研发和测试产品,定位产品风格。如果你看到一个平台在电视剧插播里出现,那不代表它有政府关系,今天在电视投了广告,那边捐款潜逃的比比皆是。这个叫做公众骗局。

  

  第二个要探讨的就是收益骗局,百分百的P2P平台都掩盖了它的真实收益。比如它会跟你说百分百本息兑现,这种状况的发生只存在于平台创建初期,并且平台所提供的资产都是根据它的预期收益直接跟资产方买入,再卖给投资者,所有的风险都自行消化,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有了两点,一个是真的会有平台装大款事先购入所有资产再卖出而不获中间利润吗?答案是有,不过估计一年都不一定会碰到一个,这个可参照上海市浦江人才资助计划中的互联网金融入选项目,当然2015好不容易有一个,之前是绝无仅有。

  

  另外风险自行消化如何赚取利润,唯一的可能就是平台报给用户的收益是13%,但是它购入资产的时候对预期获得收益的评估是15%以上。如果单纯的从车贷、房贷、校园贷也勉强可行,但可行成本依旧高于违约成本,除非掺杂股票、基金等更高收益的资产,而这自然就很难归属在安全性P2P的范畴,需要有强大的金融能力平台才能做到。无论是哪种状况,一个生存长久的平台在发展到稳定阶段,是不可能同时提供到既可以满足百分百安全,又可以提供远高于其他P2P平台的收益的。原因只有一个,在资本运作的过程里,所有产生的利益都是由于风险撬动,即使它给你提供到了低风险高收益的稳定性产品,你去追溯根源也会发现这种收益远不及投入它底下单个资产的收益,换言之,分散投资的本质不是为了降低风险,而是通过直接降低少数投资产品的收益,从而换取整体安全性。

  

  于是引来了第三点,当你在投资的时候,你最关注的无非就是收益,然后可能去关注一些投资产品,关注一下这个平台的安全保障,但是这些真的是你需要关注的吗?事实上这仅仅是伏在表面的一种骗局,就像你去相亲,你先知道的是对方和你是什么关系,比如同学的朋友,比如亲戚的同学,再者就能看到她长的是什么样,可这跟你的婚姻美满并不具有直接的正向关系,决定婚姻成功的正向关系只有一点,当她嵌在包括你自身在内的所有社交关系里恰好合适,也就是以你中心的市场适应度最佳,那你一定会收获婚姻幸福除非你放弃她。  


        在P2P平台投资里也是一样,你所最终选择的,并不是它的平台和平台所提供的收益,而是它的所有举措,是否顺应市场潮流,它是不是真的拥有不同于其他鱼龙混杂平台的完整一套投资哲学,它在长期的市场选择中是否能规避每一场大的系统性风险而不冒失抗争前行,有了这一切再心平气和的和普通理财产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进行比对和选择,才是善于投资的投资者理财本质。




-END-

本文由黄金乳鸽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