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护身符」褪色
一鸣网PRO 大疆「护身符」褪色 一鸣网PRO | 2020-04-17 21:21 大疆「护身符」褪色 子橙

即便大疆已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领导者,但触及行业天花板的现实让这块蛋糕很难再做大。

过去的二十年里,一大批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生长。这些企业通常靠一些明星单品脱颖而出,随之不断讲故事并依靠资本的伟力快速占领市场。

 

昨日,据外媒报道,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将裁员超过20%,并改变销售策略。巧合的是,不久前,大疆也被爆出有“至少50%的裁员清扫计划”,随后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在微博回应称裁员是“荒唐虚假的猜测”。

 

据界面新闻采访消息,大疆近期确有裁员动作,至少在销售和市场部都有人在陆续被裁,但研发等部门目前仍然安全。这也可以视为每年都有发生的末位淘汰,在公司内部看来是正常操作。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去年1月大疆在公司内部发布的反腐败公告。公告称,2018年因内部腐败问题,大疆预计损失超过10亿元。目前,大疆正在进行内部反腐整顿,已有45人被查处。

 

与之相伴的还有资本市场的冷落。曾经资本一度对大疆狂热无比,2018年4月,大疆获得一笔10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前大疆的估值为150亿美元,而由于近百家投资机构疯抢,有机构测算,大疆投后估值或将达到240亿美元。且按照投资机构当时的预期,在2022年大疆的估值可达千亿美元。

 

而近期则有投资者称,根据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全球最大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科技的估值自2018年4月融资时的水平下降了10%至145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反应似乎从侧面反映了大疆跌落神坛的速度,而诸多不确定因素叠加在大疆这样的明星独角兽身上,官方的说辞是否能安慰到资本市场还两说,更别提四年前那夸张的年终奖以及数十台宝马车的优秀员工奖励,早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timg (1).jpg


 

海外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

 

虽然国内对无人机的了解和兴趣逐渐深入,但大疆的主要市场和精力都在海外。2019年大疆曾对外表示,公司产品的销量在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占比是8:2,其中北美市场占比40%。

 

企业国际化水平高是好事,但是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4月16日07:04,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63万,达到634,975例,累计死亡接近3万,为28,326例。

 

不容乐观的局势背后,80%商品销售发生在线下的大疆,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视频制作工具,大疆无人机很多时候主要用于影视拍摄、旅游等户外场景,且不说国内影视制作尚且处于冷冻期,国外的需求也由于疫情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

 

另外,在去年5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了一项警告,警告美国公司注意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原本使用无人机帮助野生动物保护和基础设施巡检的美国内政部也在去年年底表示,将停飞约800架中国无人机。

 

与此同时,在无人机伤人和干扰机场等交通秩序事件增多后,全球各地政府部门对航拍无人机限飞等抵制措施趋于严苛,这些动作显然对大疆这样依赖海外市场的企业不是好消息。

 

 

小众需求难见更多想象空间

 

近年来,无人机的消费级产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作为低频消费,无人机与智能手机这样的硬件在使用年限上不可同日而语,加上在通信技术、电池技术和材料技术这三大关口都无法取得新的突破,导致无人机市场更新换代的频率相对缓慢。

 

截止目前大疆再无新的融资进场,亦未能完成上市。就连其创始人汪滔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说过,无人机市场即将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也就到顶了。恰恰2017年大疆营收达到175.7亿元后,就再也没公开过营收数据。

 

然而大疆也意识到消费级无人机之后企业级市场的重要性。其中,农业无人机的赛道吸引了大疆的注意力,随之其在2015年正式成立大疆农业,并于次年3月正式发布MG-1植保无人机。凭借其品牌优势和消费级市场的渠道积淀,大疆农业前期的市场表现不赖。但行业内起步较早的无锡汉和、安阳全丰和广州极飞基本都在2014年就在农业植保领域发力,对农业市场也有着更深的了解,这使其感到了压力。

 

由于大疆农业消费级产品的快速迭代思路与植保无人机市场的“产品+服务”模式水土不服,大疆农业MG系列植保无人机目前仍属于从试点到普及的阶段。对此,尴尬的大疆只好启动降价策略。从2017年大疆对外公布的180亿美金的营业额来看,农业植保无人机只占了其中不到2%,而同期大疆消费级无人机的营收占比却由2016年的80%进一步提升至85%。

 

timg (4).jpg


还有近年来频频被提起的无人机快递业务,也因为安全、执照、空域范围、操作难度和成本等问题,一直只有小范围的试验性活动。对于大多数快递公司来说,这种配送方式仍是噱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难以普及。

 

然而大疆多元化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停滞。2019年6月,大疆推出新品——机甲大师RoboMaster S1,就此进入教育机器人领域。然而虽然编程教育近年来一度是风口,但是在少儿编程用户占少儿人口比率只有1.5%的低渗透率下,目前用户黏性较低,家长认知率也不高,活跃的用户比率也较低。

 

即便上个月大疆官方声称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深入领会产品制造、工程研发及对战竞赛背后的技术原理,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思辨式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要向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渗透,考虑到中小学生家长对于子女学习成绩的重视,学生们有多少时间加入到RoboMaster EP教育课程,学校是否愿意投入资金和师资开课都是不小的问题。

 

timg.jpg


进入2020年,有传闻说大疆将重点发力无人驾驶。据悉,2016年大疆内部孵化了一个专做激光雷达的团队Livox,预备发力无人驾驶业务Livox方面称,其开辟了一条开创性的技术路线,使得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但这个行业实际上巨头林立,除了国内的华为、百度,国外还有英特尔、谷歌和一众老牌汽车厂商都在着手研发突破。

 

timg (3).jpg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大疆要积极开发诸如手持云台、OSMO系列运动相机和口袋相机等新产品线。然而不得不提的是,手持云台已是红海市场,运动相机也有GoPro这样的强势竞争者和Insta360这样的后起之秀,再切入这样的市场,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明星光环还能覆盖过来吗?

 

timg (2).jpg


 

结语

 

Gartner曾预测,202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12亿美元,而这其中起码有五成以上的规模属于行业级无人机。

 

即便大疆已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领导者,但触及行业天花板的现实让这块蛋糕很难再做大。这几年随着市场红利见底和资本扩张失灵,高速扩张下被掩盖的内部腐败也开始侵蚀着这家无人机行业的头部企业。

 

而伴随着行业增速放缓,规模有限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向行业级拓展也就迫在眉睫了。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止是大疆,这对全球无人机企业抑或是整个无人机产业链的发展都是巨大考验。这种情况下,如何挖掘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并谋求行业级无人机市场的突破,显然关乎今后存亡。

 

-END-

本文由子橙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