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直播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吸引用户和资本关注的“最后一根稻草”
映客、花椒、一直播等直播平台不断出现,发端于网红的直播者的不断涌入,VR、AR、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在直播上的不断应用。激发每一个人展示的欲望,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创作者,真正实现新条件下的百家争鸣……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直播的兴起都能成为互联网深度影响人们生活的标志。
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想,为什么直播能够在一夜之间便成为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的话题?为什么一个看似俗套的方式却受到如此多人的喜欢?以直播为源头的网红又是怎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的呢?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原因,同样有它能够生存的土壤。尽管有关直播的产生,我们已经有过很多讨论。但是,对于直播的中心——“人”的讨论却很少。下面,我们就以人为原点,深入探究一下直播兴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的创新性都被深度激发。相对于与传统时代的人的创新性来讲,互联网时代的人的创新性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传统时代的创新往往集中在某个领域之中的某些人身上,而普通民众真正能够参与的却很少。传统概念中,我们的创新往往集中在科技领域,科技领域的高阶和封闭性较强的特点让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缺少进入的机会,而这些创新往往集中在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背景的人身上,即使民间有些创新,这些创新同样很小众,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现象。
另外,互联网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某个事情的看法,相对于传统时代我们对于某个事情的看法,互联网时代的看法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在传统观念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将创新看做是某个领域中的某些人的“专利”,而对于普通民众的创新,我们通常给他们冠以“愣头青”、“出头鸟”的称谓。单单从这些称谓上,我们就能看出整个社会对于普通民众的创新性都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社会土壤缺少创新的种子成长的环境让整个社会的创新都集中在某个领域的某些人手中,整个社会中普通民众的创新并未深度激发出来。缺少了人的参与和人的创新的激发,传统时代的创新必然是一个相对“片面”的词汇,并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于某件事物的看法更加全面和客观,对于创新的人们,社会大众的包容性更大,这就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创新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激发,每一个人都成为直播内容的输出者,我们的想法都能够通过直播进行展示,一个全面直播的时代就此到来。
互联网时代的“人”的概念和内涵更加丰富。互联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所有相关的东西能够最大程度地联通,并能够给原本的事物带来巨大的改变。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直播同样如此。它通过直播将 “人”的概念和内涵更加深化和丰富,在直播中,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人”,但是在这个人背后,我们可能没有看到无数个“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我们的直播能够附着的东西才会更多,我们看到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
除了直播中前台的一个“人”与后台的无数个“人”之外,直播中每一个人本身所涵盖的内容同样更加广泛和丰富。在传统的概念中,我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往往是被动的,需要别人给予,我们才会去接受,并且接受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却很少。而在直播时代,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往往是主动的。直播中的“人”往往会主动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迅速地应用到直播过程当中,从而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概念更加丰富。
直播一个方面将“人”的概念的外延更加放大,更多地涵盖更多的人,另外一个方面将“人”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具备更多内容。外化和内化的双向拓展让“人”的概念和内涵更加丰富,直播才会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
互联网时代的“人”已经从“文化人”变成了“科技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个人之所以会受到外界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这个人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文化人”。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对于人的判断标准已经从“文化人”逐步演变成“科技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能够附着很多东西和内容,我们的每一个人利用互联网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同样能够成为使用当下最为先进的科技的“标配”。
“科技人”能够利用互联网学习传统概念当中“文化人”的知识,同样又能够利用当下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直播。人的特征的改变同样让直播时代的到来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同样让直播时代的人具有了很多能够利用科技获得更多人的关注的机会。
除了对于人的特征的改变之外,“科技人”更多意义上是指人能够利用更多科技实现更多的可能性以及科技对于人的深度影响。科技在个人的身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人”和“科技”这两个元素之间产生了更加深度的联系,从而让直播时代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师时代变成了可能。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直播都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展示自我,秀出自我的勇气和信心。正如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一样,直播同样将“人”这个核心进一步丰富化、细致化。通过探究直播当中“人”的因素,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样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直播。
然而,人始终都是趋利性的,互联网在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同样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直播也不例外。尽管直播带给了我们很多改变,但是直播背后依然有很多隐忧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改变。
过度强化数据最终会让直播失去“本真”。当下知名的直播平台很多都是以数据作为一个直播好坏的衡量标准,用数据的好坏来判断直播质量的好坏并没有错。如果我们过度地强调直播,甚至用数据来衡量一个直播的好坏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直播的中心始终是“人”,而人的趋利性很容易让直播脱离原有的路径,进入一个失真的境地。
华丽的数据还是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不断充斥着我们的耳朵,一场直播变成了一个数据展示的秀场,而真正决定直播好坏的东西——内容则被人们逐渐忽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正是由于人们过渡地关注数据造成的。如果没有数据,我们只是将直播看做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我们或许将会更加关注内容本身,而让那些虚假的数据无处藏身。
过度强化数据造成的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直播最终会失去“本真”,一些刷量的平台和商家开始出现,而如果这种虚假的产业链一旦形成,直播作为一个由“人”来策动的产品必然会发生让人难以接受的局面,这个局面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被数据所蒙蔽,直播平台在一场虚假的繁荣之后将会只剩下“一地鸡毛”。
“直播金字塔”正在形成,这并不是好的“形状”。随着直播逐步演变成为一个产业,盈利成为很多参与直播的人都会关注的话题。而为了盈利,直播通常会有一个“人”为主体演变成一个“团队”为主体的事物。随着运营手段和内容输出的多寡,直播正在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这个结构中,处于金字塔塔尖的一些直播网红们一场直播下来往往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收入,而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占据直播市场绝大多数的人们则呈现出一种入不敷出的生存状态。
正如整个社会的收入结构一样,“金字塔”式的结构并不是最优的结果,这种结果造成的结果就是处于底端的人拼命想要到达金字塔的顶端,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不需要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
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新事物来讲,这种金字塔式的生存状态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形状”。这种形状最终将会让直播失去上文提到了对于“人”的那些刺激和深度挖掘的作用,最终走向平庸。
内容匮乏最终让直播难逃“昙花一现”的厄运。尽管直播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出来,并将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创新性都进行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更迭,但是直播始终是一个内容,只有好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正如直播当下的“金字塔式”的结构一样,处于顶端的人开始懒得创新,只是借助营销和运营的手段来提升自己自身的数据,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处于底端的人由于缺少相对专业的支撑,同样对于内容的产出处于四处出击的“乱拳”状态。这种状态最终让直播的内容越来越匮乏,吸引眼球、不断刷新下限成为当下直播常见的生存业态,而这同样成为制约直播获得更加长远发展的“绊脚石”。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直播“乱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直播内容的匮乏以及直播“人”疏于进行内容的挖掘和创新。发端于内容创新和挖掘的直播一旦失去了这个特点将会让直播“打回原形”,以互联网为缘起的直播最终将会落入到“自我陷阱”之中。
作为后“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直播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吸引用户和资本关注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发端于“人”的直播最终被“人”所困时,它最终会成为一场艰难的华丽进阶之旅,在这场进阶的道路上有鲜花,有眼泪,同样会有“墓碑”。
作者:孟老狮,资深撰稿人。百度百家,多家知名媒体专栏作者及特约撰稿人。转载及合作请联系邮箱:michael5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