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告诉你航天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行业 14年,告诉你航天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行业 | 2017-04-07 22:09 14年,告诉你航天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张书乐

一杯奶改变一个民族,早已成为现实,而如果是航天品质的牛奶呢?可这个航天品质,到底是个啥概念?

“让每一位中国消费者都能享用到航天品质的牛奶”,4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航天基金会和蒙牛集团联合主办的“航天品质 健康中国——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授牌暨蒙牛航天品质发布会”上,蒙牛集团CEO卢敏放从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和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手中接过“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荣誉证书和牌匾时,如是说。

文/张书乐

TMT行业观察者、游戏产业时评人,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一杯奶改变一个民族,早已成为现实,而如果是航天品质的牛奶呢?可这个航天品质,到底是个啥概念?

14年,一杯牛奶里的“航天精神”

航天品质这一概念,其实在14年前就已经在谋篇。

早在2003年,蒙牛即已入选航天员食谱。当年,中国航天基金会工作小组从奶源、生产、市场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行严格考察、检验,最终认定蒙牛乳制品符合航天员专用标准,授予蒙牛“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能入选,代表着其实力的不凡。而入选后,则成为了蒙牛进一步提升品质的源动力之一。

蒙牛对航天品质的解读代表一个国家品牌的宣言与责任:以航天精神为标杆,用全球最优质的资源、全球最严的标准不断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让每一位中国消费者都能享用到航天品质的牛奶。

按照蒙牛的行动,在03年入选食谱开始,将航天严苛的管理要求放在蒙牛的企业运营管理中,则是一个内部全力贯彻到全产业链的行动指南。

作为合作伙伴,蒙牛不仅为航天员终身供奶,也连续14年出现在航天单位的办公室、食堂、宿舍等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

做到这一点,已经不易,但如果要让航天品质的牛奶进入千家万户的食谱,则需要实力烘托。

蒙牛有实力来做到。仅仅一个事例就可以作证。

在国内,蒙牛是第一家实现LIMS系统和SAP系统高效协同工作的企业,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到终端,SAP系统涵盖蒙牛33个基地、58家工厂和几千个经销商。LIMS系统每天为蒙牛提供近40万条检验数据。

数字化程序确保了批量生产的10000件产品和只做1件产品的品质一样好。

唯有此,才能让蒙牛有可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位中国消费者都能享用到航天品质的牛奶”的豪言壮语。

但这还是仅仅是在量产品质上的达标,还要有更多的底牌。

以国际标准对接“航天品质”

“云端牧场”,是蒙牛提出的一个很有航天范的理念。但这并非一个营销术语。

蒙牛的“云端牧场”是一个可以被每一个消费者看见的存在,以云技术和二维码可追溯系统搭建消费者实时可见的“云端牧场”。以此为基础,蒙牛更致力推进一包一码“可追溯+”战略。

简言之,就是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自己购买的这包牛奶从奶牛养殖到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敢于如此,恰恰体现出了对自己产品品质的绝对信心。

这个信心所依仗的,则是蒙牛以中国航天为标杆的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仅以最近的一则新闻为例,即可看出端弥:3月27日,就在李克强总理到访新西兰的第二天,蒙牛集团携手鹏欣集团、新西兰AsureQuality(安硕)集团及Theland Tahi Farm联合签署了特仑苏新西兰专属牧场合作项目四方协议,与Massey University(梅西大学)签订了在食品营养健康研究、乳制品研发方面开展紧密合作的协议,蒙牛成为了国内乳品企业第一个完成从奶源到生产销售、自研发到质量管控的全部环节布局的企业。

但其实在此之前,蒙牛已经在新西兰布局多多,且并不只是目标这个黄金奶源,既有和新西兰知名乳品企业联手成立食品质量安全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也有和当地大学联合开发婴幼儿、孕妇营养、婴幼儿成长乳品的技术合作。

对一个新西兰的战略挖掘就如此之深,更遑论其要做全球“牛奶工匠”这一战略谋划下的全球布局。比如早前,蒙牛引进源自法国Danone(达能)全球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FSI),以“史上最严标准”对出厂产品进行审核;联手丹麦Arla Foods(阿拉福兹),以国际化的牧场管理经验和标准,重新定义高品质奶源,都是航天品质落在乳业上的具体细节。

全产业链上,国际标准的全覆盖,航天品质的价值呼之欲出。

未来营养,深度融入太空竞争

在此次发布会上,另一个细节则透露出了蒙牛更多的谋划。

“蒙牛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开启双方合作的战略升级,不仅意味着今后蒙牛将以航天品质来标准化每一盒牛奶的生产,更意味着在当前行业面临转型压力。”卢敏放面对CCTV采访时释放的信号,至少透露出了三个信息:

一是蒙牛正在谋求跳出14年合作的功劳簿,寻找更大的空间;

二是蒙牛的航天品质战略升级,将是伴随着转型压力而来,或者说是目标大健康产业而去;

三是蒙牛还有许多大招,将在乳业太空竞争中释放。

或许这个大招之中,就有太空菌种,或者说是蒙牛的新“军种”。

2016年6月,蒙牛就曾在《独立日2》影片里打造出“月球牛奶”,而这并非一个“简单”植入广告,就在当年11月18日,在太空中翱翔了33天“神十一”重返地球时,蒙牛的“太空菌种”也同步落地。

在最受大众关注“太空种菜”的“菜谱”中,出生在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双歧杆菌BBMN68,成功的经受住复杂太空环境的考验,成为“太空菌种”,各种太空测试数据将成为长双歧杆菌BBMN68冷冻菌液应用与生产,以及创造出对肠道健康和免疫力更具提升作用的发酵乳产品提供研发依据。

这其实是航天品质的一种强力释放,即让蒙牛拥有了给用户带来了真正独一无二的太空体验的可能。确保了在面对更多太空食品甚至太空乳品的竞争,先发优势的长期保持。

从中国牛到世界牛,乃至到未来呼之欲出的太空牛,蒙牛在大健康产业的转型中,“太空菌种”仅仅是一个航天特征分外明显的典型案例。

与美国WhiteWave(白波)共同创立植物原饮品牌Silk植朴磨坊;与达能就酸奶领域进行深度研发合作,推出优益C印度红茶、龙井绿茶和乳酸菌的活茶系列……一系列多元化的健康产品的推出,并广泛获得欢迎,则是蒙牛已经在市场上立竿见影的战例。

而以“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蒙牛达能研发中心、美国“营养健康创新研究院”为主的三大研发中心,则在产品这一实际体验之外,给予了蒙牛在航天品质,用科技创新的方式,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大健康产业战略纵深。

“把质量作为核心价值观,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把国际标准作为新常态,以更优异产品服务国民健康,以航天品质加速实现健康中国梦。”卢敏放的这段话,若在航天品质全球发布这一节点来看,会更加掷地有声。

-END-

本文由张书乐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