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是怎么做到在中国遍地开花的
文娱 TEDx是怎么做到在中国遍地开花的 文娱 | 2015-11-05 15:03 TEDx是怎么做到在中国遍地开花的 黄金乳鸽

中国版TED的发展不仅是遍地开花,而且完全植民草根。

  说到TED,估计你还觉得它特别遥远,好像最上一次看到它刷屏还是伊能静给自己拍了一个《我是女王》版婚礼VCR,然后站在宽大的舞台上,灯光映着她依旧年轻而充满光彩的容颜,然后她继续讲述从离婚低谷挣扎出来的感伤历史,言辞凿凿,语气刻薄而又慷慨。你以为TED就真的那么高不可攀,非得是总统或者超级大明星才能站在灯光底下万众瞩目吗?

  

  当然这个答案在中国是否定的,中国版TED的发展不仅是遍地开花,而且完全植民草根。

  

  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个正式得到美国授权的TEDx组织不得而知,据笔者根据豆瓣、活动行、微信公众号已发布的活动和各大视频网站上已投放视频数目来看,2015年全国各地曾公开举办的挂名TEDx的沙龙和聚会超过200个,这些活动单一票价在150~380元之间,其中真正邀请到行业领袖的活动寥寥。

  

  这是一场涉世未深的青年解放亚文化的狂欢

  

  TED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TED演讲的主旨是:Ideas worth spreading.【T】Technology 技术【E】Entertainment 娱乐【D】Design 设计。

  

  演讲使TED从以往1000人的俱乐部变成了一个每天10万人流量的社区。为了继续扩大网站的影响力,TED还加入了社交网络的功能,以连接一切“有志改变世界的人”。

  

  当然为了证实这个概念,TED衍生出了TEDx项目。在TEDx活动中,演讲的视频和现场演讲者相结合激发出更深层次的讨论和小组内更紧密的联系。这种当地的、自发性的活动被称为TEDx,“x”代表了独立组织的TED活动。

  

  而这种活动在中国最值得联想在一起的是vice。VICE是一个展示青年文化的平台,更精准的说是亚文化,它通过网站沟通中国各大城市青年,并通过打情色暴力擦边球的亚文化采访文章和视频,吸引了大批青年粉丝。

  

  “世界在下沉,我们在狂欢”,这句话是vice中国版的发声词,而实际上,由于vice所带来的这种文化实际上只存在与一群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意淫中,它的每场大中型线下活动,往往设定的万人规模,最后到场不足五百。可见从线上自发走到线下,在中国除了打造明星效应之外,基本是走不通的模式。

  

  这一实例同样可参照在京东众筹了一千万的VINCI智能头机,他们在10月12日的北京时尚摄影基地召开了首场发布会,并在前期的媒体邀请中宣传范冰冰、王思聪、徐小平等均会到场“玩起”,结果看之后点点星星的媒体报道可见全为品牌效应的吹水,而这种品牌尚不能带出明星光彩。

  

  觉醒的中国新一代青年真正渴望是创建和参与,他们渴望有一个完全由自己参与创建,甚至是一诞生就榜上了各种明星光环的东西,TEDx正是在这个出口上,被一众青年迎头赶上,在一两年之间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比它更早诞生更具权威度的TED to CHINA。

  

  任何人只要愿意开口就可以说自己是TED团队成员

  

  这里设定两个战略层面,一个是主办者,一个是团队成员,包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

  

  首先,举办一场TEDx并不是一件难事,你只要能证明你符合TED精神,并且有举办活动的能力就可以通过网站或者邮件,远程跟美国方申请授权,根据自己已确定美国授权TED组织寻找场地赞助,然后利用场地和既定身份组建核心团队和志愿者。反之先组建团队,寻求场地,申请授权亦可行,TED秉承为每个思想者做最高质量的传播为己任。不过,中美两国是有时差的,TED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资源和信息严重不对称,在市场里,所有的不对称都能换化成商机。

  

  但这里绝对不是说TEDx是一场阴谋,它是货真价实存在的,论地域,TEDxBEIJING,TEDxCHONGQING,TEDxLUJIAZUI,TEDxFUXINGPARK;论社群性质,TEDxWOMEN,TEDxYOUTH;甚至还能以高校划分,只要出于自发自愿的目的都可以进行申请。而这种必定是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它的活动也一定不是定期的,除非其中的核心成员独立出来,不再是出于爱好的自愿发起,而作为一个NGO的全职员工,运营者。你甚至可以自发尝试,试图发起一个或者加入一个。不管怎么说,TED是一个青年人证明自己成就的最快途径,并且它收到的褒奖和赞扬是绝对正面的。

  

  只是从现今在中国遍地开花的状态来看,后者过几年肯定是会控制的极度严格,有可能这代玩票的年轻人过去,下一代上来的热血青年又有了新的目标,TEDx成了文艺中年定期聚会。

  

  但和《一席》截然不同的是,TED也正是赢在了真实的可以走进和感知,或许它的遍地开花还带着新鲜的盼头。(一鸣网专栏作者:黄金乳鸽)


-END-

本文由黄金乳鸽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