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负债豪赌AI大模型,刘庆峰 “千亿营收梦”或成空谈
看点 科大讯飞负债豪赌AI大模型,刘庆峰 “千亿营收梦”或成空谈 看点 | 2024-05-30 18:33 科大讯飞负债豪赌AI大模型,刘庆峰 “千亿营收梦”或成空谈 不二研究

科大讯飞负债豪赌AI大模型

AI风口也带不动科大讯飞,科大讯飞正在资本市场遭遇AI”冰火两重天“。

作为国内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代表公司,科大讯飞的业绩似乎未随AI风口一飞冲天:不仅营收增长未及预期,负债率也持续攀升、负债首次破200亿元。

2023年的AI大模型浪潮之下,资本市场曾对科大讯飞的大模型寄以厚望,科大讯飞市值一度攀升至1700亿元。

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的“成绩单“之下,市场正在用脚投票。截止5月30日A股收盘,科大讯飞报收41.99元/股,对应市值972.2亿元;对比市值高点1700亿元,其市值已经跌去42.8%。

据科大讯飞2023年报:2023年,科大讯飞营收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收入增长未达预期。

同期,净利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但去年的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至1.18亿元,同比下降71.74%,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疲软。

拆解科大讯飞2023年的营收构成: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营收55.64亿元,同比减少5.7%;开放平台营收39.38亿元,同比增长41.67%;运营商相关业务营收20.96亿元,同比下降0.05%。细分业务的营收数据,与此前预期有一定差距。

更为严峻的是科大讯飞的负债问题:截止2023年末,科大讯飞总负债200.99亿元,升至近五年同期新高;相较于2019年末的83.66亿元,涨幅高达140%。

2021年2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表《用系统性创新迎接人工智能大未来》主题演讲,曾立下科大讯飞 “十亿用户,千亿收入,万亿生态”的目标。

“这些任务,我们希望在未来5年之内,‘十四五’期间实现它。”从2023年营收来看,刘庆峰的“千亿营收梦”或已经成空谈。

在AI布局上,科大讯飞依托“平台+赛道”战略,围绕五大行业领域打造了包含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汽车、智慧金融、运营商、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在内的七大核心业务。

AI爆发前夜的2022年,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智慧城市、运营商业务、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当期营收占比分别为34.11%、23.62%、11.14%、24.66%。

据2023年报,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智慧城市、运营商业务、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当期营收占比分别为29.77%、20.02%、10.67%、31.47%。

尽管在2024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营收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但净利润依然大幅下降418.99%;当期亏损3.00亿元。

刘庆峰解释称,2024年一季度的亏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本就规模相对较大的研发费用,2024年科大讯飞在市场投入上也增加了不少。“去年是星火大模型元年,而今年是星火燎原,市场投入势必要增加。”

截至2023年,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为34.81亿,同比增长11.89%,当期营收占比17.71%。据科大讯飞年报披露,其将在自主可控平台上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这也是其在2023年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AI大模型投入本身就是一场“豪赌”,想要在AI赛道超越竞争对手,只有不断“加注“投入;可以预见,科大讯飞的AI大模型投入暂时看不到尽头。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即使AI风口猛吹, 科大讯飞的AI大模型“豪赌“仍有太多不确定性;能否借助AI大模型突破AI亏损魔咒,已经成为科大讯飞亟需解决的困局。

AI行业既是风口,也在加剧内卷。即使是下注AI未来,资本市场也偏向于更有盈利希望的故事。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借势大模型,科大讯飞走出低谷了吗?》,新浪财经

2.《科大讯飞押注星火大模型:主业增长不够,大模型来凑》,产业科技Pro

作者 | 牧牧

排版 | Cathy

监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END-

本文由不二研究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